你并不是真的为了知识付费

最近创投圈里,有件事情是超级火爆的,那就是“知识付费”。罗辑思维的“得到APP”专栏最多订阅人数已经超越12万,“喜马拉雅APP”上的付费音频节目单日销量超500万、李笑来开发的“一块听听”做多在线人数突破6万人.......种种迹象都在表明,知识付费时代,已经到来。

当我们认真思考一下,当下知识付费表象背后所隐藏的深层逻辑究竟是什么,?其实,如果你研究市面上众多的付费产品之后,你会得到一个结论,就是,大部分人并不是真的想学知识,他们只是想通过付费学习的方式来让自己显得与周边的人不同,或者说,他们并不是真的享受知识,他们只是享受学习只是的感觉。

在得到上,李笑来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订阅人数已经超过12万,可是每篇文章的阅读数除了开始那几篇文章阅读量较大,往后每天的阅读量大概在3万-5万之间,也就说大概有60%—75%的人,是花了钱却没时间看的。这种现象同样存在得到APP的其他订阅专栏中,同时,在喜马拉雅上也存在。

这说明了以下几点情况:

1.大部分人缺乏系统学习的能力。

目前市面上流传最广的知识,大多数都是比较碎片化、不成系统的知识,智能解近渴、不能解决更底层的能力,比如系统学习能力、自学能力、搜集信息并总结分析概括的能力,这些能力我们在工作、生活中都会频繁使用到的能力,而我们付费买到的一些只言片语、零零散散的知识,只是大部分人用来弥补内心焦虑的缓解剂。其实这些知识在网上大部分都可搜索得到的,而且还是免费的,网络上有很多MOOC的资源、只要你花时间、花精力一定可以找到的,但大多数人都是懒惰的,他们宁可花一些钱,买二手的知识。也不愿意自己多花一些精力,搜集信息、仔细研究、分析总结、吸收内化,这些工作自己都不愿去做,只想等着别人将好吃的送到嘴边,他们只要负责张嘴就可以了。多么的可笑。

2.部分人确实变得有钱了

普通人愿意为知识付费,首先说明人们的有付费的能力,才会购买付费产品。这跟国家的大环境有一定的关系。目前,国内中产阶级大概有2亿人左右正在迅速崛起,这股势力会成为新常态下的消费主力军,他们的物质需求已经被满足,精神文明方面暂时还需要各种精神消费品类来填充。

3.在知识付费时代,独立思考的能力显得更加稀缺珍贵。

不得不承认,有多人是焦虑的、恐慌的,因为这个世界变化太快的,不学习的话,感觉马上就被这个时代所抛弃了。而这种恐慌焦虑的情绪被少数人拿来消费或者获利,也同样说明,大部分无法控制自己的焦虑,认清自己,认清时代。为了不掉队,只有选择随大流。

知识付费的时代,我们该怎么办?

1.还是要学会独立思考,斟酌判断的能力。

很多知识是零碎的,只不过稍微加工,包装一下再卖给你,如果没有较强的分辨能力,很容易掉进坑里。

2.对大部分人来讲,主动学习的过程比买二手的知识更有价值。

我相信,很多人还没有达到非常大的阅读量的程度。他们本身就没有形成自己一套系统的学习方法论,而这个过程,是每个人自我提升,进阶必经之路,经过这条路的时间可以缩短,却无法跨越。只有踏踏实实主动求知,培养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论,才不至于别人随便拿点知识,你就迫不及待的想掏钱去买。

所以,奉劝还在迷恋各种平台宣传的付费知识的伙伴们,少些盲从,多一些反思自省;少些焦虑,多一些淡定从容;少些浮躁,多一些踏实实干。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作者戚泽明 来源首席故事官CSO 作者 戚泽明:故事学院创始人&首席故事官,多位行业第一CEO的演讲设计师 ※本篇...
    Sting阅读 1,392评论 0 8
  • 一、当我们谈论知识市场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 在我们进行下述问题的探讨前,需要先澄清两个被业界混淆在一起的两个...
    22668a5b47ee阅读 459评论 0 3
  •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读书主义 更多精彩等着你!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
    米米粒粒阅读 34,833评论 9 209
  • ​ 夕阳西下,下班之际,放学之时。村庄像是笼罩着一层橘红色薄纱,一派祥和。在村庄的平整水泥马路上,走出工厂的工人们...
    本随风阅读 593评论 0 2
  • 小小的薄荷叶伴有淡淡的清香, 薄荷叶片偏椭圆状披针形,先端锐尖,基部锲形至近圆形,它的叶片是以对生的方式生在茎节上...
    许乔阅读 323评论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