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就想写点关于长安的文字,但是觉得偌大一个长安,身处其中,真不知道从哪开口。现在远在1000公里之外的北京,开始去回望这座城市以及所经历的岁月,我觉得应该写点文字纪念哈。为自己的生活和这座城做一点注解。
09年离开汉中老家,穿越秦岭,大巴穿过了长长的忽明忽暗的隧道,翻越群山之巅之后来到了长安。这里的平坦超乎我的想象,让我知道了啥是沃野千里。大巴驶入城区,看到旁边密密麻麻而排列整齐的高楼,宽阔的柏油马路和马路上行色匆匆的人们。由朱雀来城南客运站打车来到城西,来不及欣赏路途的风景,再由城西就入了咸阳。而在咸阳的时候却很少去西安,只是感觉那边城市太大,人太多。那会女朋友说,西安节奏快适合工作,咸阳适合安闲的生活。
实习几个月之后,就从一个沿海的城市坐着长长的列车回到了长安,为了爱情和自由。然后开始了三年的工作和生活。三年来的生活都与这座城有关,各种关系。即使在现在,深处异乡,心中常常会浮现很多地方和很多事儿。我的脚步曾踏过这个城市的每一片土地。对这片土地感情深厚,但却似懂非懂。在高新住过也在城南住过。在莲湖、曲江都上过班。住过沙井国际,这里度过了最艰难和最甜蜜的日子。那里的午后有着明媚的阳光。
在大唐西市那边上过一阵子的班,感受到了浓浓的唐,各种唐和唐的各种。那会我们都是有信仰的仁儿,那会我很瘦,那会还是小鲜肉。那里还有很多的佛像,有很多胳膊的佛,还有各种金刚,各种菩萨。那会就有很多关于丝绸之路的活动,文化氛围很浓,商业也很发达,因为西市在唐代就是一个很繁荣的地方。后人没有辜负唐的西市。这儿的BOSS,他姓吕,没姓李,他的文化梦成功了,据说过程很艰辛,但还是成功了,而且的确非常成功。这里现在除了佛像,还多了很多异域元素,印度的大象,韩国的泡菜,中东的瓷器,印着敦煌飞天图案的丝巾等等。
这里很多人做着文化的dream,我见过很多,不知道为什么,是不是这里的文化太厚重,不做点文化都羞对这片土地。当然,大部分做文化的人从经营上来说是挺不容易的。比如,我见过一些失败的案例,很多元素还是唐,我们当时做过一个项目就是演出项目,浓浓的唐,当然也有美女滴元素。项目后来不是很成功,我也见过打算把皮影产业做上市的后来败的更惨。但是,文化没有失败。当然,这里也有在这片土地上把唐做的登峰造极的,曲江的MRT段说,我们的大雁塔北广场花了4个亿,大唐芙蓉园花了14个亿,大明宫140个亿。我现在突然觉得为啥不把4换成6呢,岂不会更吉利。但项目真的挺成功,我很喜欢那儿,喜欢那儿的情致,那儿是西安的一张名片。曲江所展现的唐,浓烈、奔放而充满自信。曲江很美,唐也很美,我曾在芙蓉园的博物馆对唐代的仕女发呆很久,因为真的美太太。是否历史会为一个城市注入一种独特的气质。当然,后来曲江不仅做了唐,还做了秦。不仅做了佛,还做了道,在终南山的道,虽然那儿的道在山的深处。对了,还有大兴的汉,也是一种不同的感觉。汉长安城目前没有开发,总得给后人留点发挥的空间吧,哈哈。
西安的市政府搬到了北郊,那儿没有太多的历史积淀,但那儿有可能是以后西安最现代气质的地方。一个城市应该有更丰富的气质。
钟楼的钟,小寨的风。古朴厚重的城墙和风情万变的塔。这个城市的种种地理上的标志,标志了这片土地。
在长安这几年,遇到很多人,时常浮现眼前。最怀念的依然是那个陪我走过最艰难和最甜蜜的日子的姑娘。她还在长安,在长安一个比较安静的地方。我们生活中会遇到很多人,我一直想说时间是个好东西。时光会沉淀下来很多东西,也会去验证一些东西。我喜欢历久弥坚这个词。
即使在千里之外,心中都有一座城,一座偌大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