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以为是人的眼里,一旦被他们识别到别人的生活与自己”不一致”就会疯狂的寻找各种线索证明那些与自己不一致的人是“异类”.
倘若他们察觉到明明年龄相仿,却在视觉年龄上以及健康以及幸福感上碾压自己;就会阴阳怪气的通过文字游戏抬高自己贬低别人.
例如:
1.他们即有闲又有钱.
2.他们凡事都不关切,活的非常自私.
3.他们是享乐主义,不为未来忧患活一天算一天.
在他们的字里行间里到处弥漫着诋毁、鄙夷、嫉妒、憎恨,在这个问题上明明就是每个人按照自己的信念而选项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而已;结果却衍生出了抬高自己践踏别人的邪恶心理游戏.
“真相”真的如他们形容的那样,即自私又即时享乐;即有钱又有大把时间?显然他们在提供的线索中只字不提自己,避重就轻的嫌疑非常明显;他们以为将自己掩藏起来就可以天下太平了.
可真相是:
1.自己又懒又馋
2.趋乐避苦.
3.苟且的待在舒适圈内.
4.在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上浪费时间,例如穿梭过去和未来无视当下.
5.不会管理时间,抑或频繁地给自己讲述“我没时间”的咒语.
6.一毛不拔,认为自己没有投资的价值;将积蓄死死的握在手里准备全部送给医院.
7.固化思维的奴隶
8.不允许别人与自己不同.
9.人云亦云.
10.携带着各种心理疾病.
别人比你“支棱”是一件好事,可以让你审视自己的生活习惯;为自己注入一剂强心剂,是改变自己的动力源.不需要憎恨人家比你支棱,把自己心胸弄的极其狭隘.
“因果”都是自找的,没有人会害你;是你不健康的心理害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