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韩卧龙青年 - 大熊】-作者
这首《客至》就是晚年的杜甫居住于成都的草堂期间,苦中作乐的体现。
这首诗的写法,充满了对照。他先从自然美景写起,虽然只是草屋,但是南北都有流水,春水潺潺,赏心悦目,吸引那些鸥鸟,也天天跑过来饮水觅食。这都是因为成都属于盆地上的平原,水量丰富,得天独厚。
如此美景,主人家却分外寂寥。世上往往嫌贫爱富,于是杜甫的家里就没有什么客人来拜访,就更加没必要去打扫小径的杂草野花。直到有人来探访他,蓬草之门,才打开来迎接宾客。这个人是谁呢?杜甫自己给诗旁注了一句:喜崔明府相过。
名府,是唐朝的人对县令的尊称。相过也就是探访的意思。
崔县令登门来探访,杜甫非常喜欢,那自然是要热情款待。但是因为他的家境贫寒,只能够用简单的食物、普通的酒来招待。
于是,最有趣的一幕画面出现了。这一笔简直是天外飞仙,却又非常合情合理,散发着浓浓的人情味。只有主人客人喝酒,人少不热闹,要不就把隔壁的老头也叫过来,一起喝干杯中酒。反正两家人也就隔着一道篱笆。
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我们的诗圣杜甫,其实骨子里有着天真热情的一面,并不是一味的严肃痛苦。还说明他和邻居相处融洽,如果不是关系好,彼此亲近,怎么会想到去叫邻居来喝酒呢?从风景,写道人情,隔着千百年,也能想象出那副画面。三个人一起碰着杯子,喝着酒,谈论诗歌或国家大事,伴随着草堂外溪水流淌的声音,时而欣赏几眼鸥鸟翩翩翻飞。
有客人来,就有友情的温暖。杜甫不是飞黄腾达的人,崔县令还是愿意来看望他,那就说明他重感情,不是一个势力的人。
这首七律,难得洋溢着一片温暖之情。这一刻杜甫,就是个享受闲趣的老头儿。这是他身在人间的一面。
..................................................
以上内容摘自书籍《人间幸有好诗词》由著名文学作家“沈嘉柯”老师著作。
全书共35篇,涵盖中国重要的诗人和诗歌,沈嘉柯老师撇开了那些俗套腔,与读者分享新鲜的感受和解读。
一首诗,一首词,千百世都在传颂,不是因为别的,正是因为这些国学文化令我们心动,令我们顿悟。
这些作品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文化千年传承的家国情怀,领略到古典诗词的不朽之美。
好啦,今天的分享呢,就到此为止吧。
我是 一个九零后,来自华夏。来自璀璨的中华文化。
我是【旅韩卧龙青年 - 大熊】,志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旅韩青年。
我在海外与您一起 “ 知文学,读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