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说《咒痕》不知不绝已经写了二十多万字。
因为已经在话本app签约了,所以后面的内容,已经不能在简书上发表了,有想看的朋友可以去话本关注我的书。
但是简书的日更我还是会继续坚持的。
简书的日更在240多天的时候,因为一次失误而中断了。但是,我当时的心情特别平静,因为在这两百多天的日更行为中,我已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就是把每日的坚持写作,练习成一种习惯。
我为什么要在简书上坚持日更呢?这个问题我也想了很多次,最开始的初衷,可能就是有话想说,但是没有人想听。
这个世界太忙碌,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追求,理想国。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就是光明的季节,就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你所要追求的,只要你肯为之努力,这个世界都会给你。所以我们身边的人,不再想听内心的声音,亲密的人,也包括自己的声音,好像每个人都把耳朵闭起来。眼前刷着手机,耳朵塞着耳麦。
我是一个敏感,又多思的人,情绪常常让自己陷入文字,声音,剧情而五感放大,泪雨滂沱。
就比如说,今天,带孩子去图书馆,读到一段文字:
有一天晚上,应酬回来,喝过一点点酒,微醺,进了屋门,放下公文包,没开灯,在黑夜中,街上的灯光和天上的月光涌入房间,依稀看到满架、满墙的一本本买来的书,闻见一些书微微的霉味、老茶饼的味儿、衣服的樟脑味儿,当时楞住,似乎进入了一座坟墓,坟墓的主人是似乎是自己,又是似乎另一个和自己关系密切的人,似乎走进了一块冻住了的时间,硬硬的,冰一样,没有方向和前后,几年、几十年,没头没尾的停滞在一处,又似乎比冰柔软,手放上去,放久一点,不融化,但是变得如同透明软糖一样,捏一捏,变形。心里一紧,缓一缓神儿,吸一口气,心里又一紧。
读到这一段话的时候,置身人群,突然换不过气来,几个孩子在身边跳来跳去,只有我的心泡了水,被句子揉搓,好像看到自己的结局,泪流满面。
童话里面的公主对着炉子说话,今天我们对着简书说话,留下一句一句的段落和对白。好像就是我们收集的陪葬品,珍贵无比,独一无二,能够代表我们这一生,真实的,虚幻的,悲伤的,喜悦的,看过的,历经的,风雨彩虹,山川大河。
可是这么悲伤的句子,不能应景了,马上快过年了,家家都在大扫除,筹备年货。
今天自己也起了个大早床,沿着江边跑了5公里。把心里的那张弦,拉的虎虎生风,把悲伤的心情提笔留在昨天,肉身总是生活在靡靡烟火之中,总要想方设法照顾好他。
回到家,家的饭菜香扑面而来,孩子的牙牙幼语灵动可爱。
人生何所求,总是在一边愁肠百结中一边勇气而乐观的期待明天,这个就是所谓的烟火气息吧,即使每天在这种烟熏火燎中痛并快乐着,也不妨碍常常抽离出自己的内心,让他随风飘逝一会儿。
即使没有人点赞,又有什么关系,就像我小说里面塑造的人物,他们在虚拟的世界里成长,迷茫,再获得很厉害的金手指,法器,夺得他们想要的人生。
这就是我写小说的目的吧,用初心对抗生活中的油腻和琐碎,不停地让自己成长,夺得我想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