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氏与赵氏的世代恩怨
范氏、中行氏之乱后,晋国便形成了智、赵、韩、魏四卿共存的局面,但这个结构和之前的六卿结构一样,都是一个极其不稳定的结构。在这个不稳定结构中,冲突最为激烈的,是智氏和赵氏之间的矛盾。
两家之间的矛盾起于何时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但可以确定的是,在内战早期,智跞为了防范赵氏战后崛起,逼迫赵氏谋臣董安于自尽,两家的矛盾便已经显现了出来。因次,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晋国的下一场战争定然是发生在智、赵两家之间的。
但智跞并没有等到战后利益分配的那一天,早在铁之战后,晋国内战接近尾声的时候,他便与世长辞了。智跞死后,其子智申出任智氏家长,而赵鞅则顺利出任正卿。伴随着智氏新老交替,智氏在与军功卓著的赵鞅面前,渐渐落了下风。以至于在此后的十几年间,赵鞅“名为晋卿,实专晋政”,其他三家的风头完全被遮盖了,这个局面直到赵鞅去世后才有所改观。
赵鞅具体去世的时间我们无法确定,但在晋定公三十七年(475BC),也就是越国向吴国展开最后决战的那一年,他的儿子赵无恤就已经担当了赵氏宗主。与此同时,晋国的权柄落到了智申的儿子智瑶的手里,这就为智氏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契机。
智瑶其人
关于智瑶的为人,国语中记载了一段智申确立继承人的事情,可以让我们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可能熟悉这段历史的人,对这个故事都不陌生,但在这里我还是要复述一下。
据说智申特别喜欢智瑶,他的这个儿子兼具了成为一位伟大领袖的诸多优点——仪态不凡、身材高大,箭术高超、精力充沛,技艺出众、聪慧过人,巧文善辩、坚毅果决——可以说是集合了当时人们所认为的所有美好素养于一身,是一个既长得帅,又文武双全才华横溢的那么一个、典型的、才华爆表型的、高富帅。
这样一个完美的形象,在任何时代都会受人们的青睐,即便是按照现代管理学的标准来看,也不失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智申看到自己能有这样一个儿子,当然喜欢的不得了,就想要把他确立为继承人。
但智氏的一个旁支的亲戚智果,对智申的想法很不买账,他说你儿子是个高富帅,有那么多优秀的特质没错,但他有一个致命的缺陷,会将智氏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智申说别吓唬我,有那么严重?智果说太有了,智瑶为人刚愎不仁,常常借势欺人,用冷血残酷的手段来处理内政外交,如果让他掌权,哪有不亡的道理。
智申听了也没反对,而是反过来问:“那你认为立谁更加合适?”
智果说:“当然是智宵了。”
智申一听乐了:“你刚才还说智瑶刚愎不仁,会亡室亡家,智宵可是比智瑶更凶残啊!”——这么看来智氏的内部教育的确是成问题,最有可能确立为储的人竟然都很残暴。
智果自然心中有数,他说道:“智宵虽然凶残,但那都是流露在表面上的,而智瑶的凶狠却是埋藏在心里的。表面上凶狠但内心仁慈这不要紧,可要内心凶狠,对人不仁,那才会亡室亡家。而且,智瑶又有那么多优点,在他面前别人都是傻子、呆子、锤子,他就会自满,就会用自己的这些优点去欺凌他人,干出不仁的事情。您要在的时候,别人看着您的面子,也不敢怎么样,但真要到他执掌家业的时候,又有谁还会宽让他呢?”
但智申终究是没把他的话听进去,你拿智瑶的残暴和智宵的残暴来对比,反而是更突显了智瑶比智宵更为仁慈。而智瑶有的那些有点,智宵一样也不行,如果换做是旁人,恐怕也难以认同智果的观点。
于是乎,一个具有近乎完美人格的宗族领袖——智瑶——便粉墨登场了。
智瑶与赵无恤
正因为智瑶有着如此多的有点,使得他对于自己的对手赵无恤怎么看都不顺眼。就像智果说得那样,他横看竖看都觉得赵无恤这个人,有着太多的缺点,实在不应该担当一个宗族的领袖——在《史记》的记载中,他甚至还曾去找到赵鞅,要求他废掉赵无恤。
于是乎两个人之间就发生了这么一段故事:
晋出公十二年(464BC),身为正卿的智瑶带着自己的副手赵无恤讨伐郑国。郑国执政驷弘了解智瑶的脾性,认为他刚愎自用,争胜心强,不能跟他硬碰硬,只要郑军示弱,他自然会退兵,因此在南里稍作抵抗就撤回了内城。
智瑶心满意足地带着大军准备进城,这个时候突然想到身边的赵无恤,便想恶心他一下,于是就转过头来对他说:“进去!”
听到这个命令,赵无恤也是一脸懵,但很快他就镇定下来,很是恭敬地对智瑶说:“主在此,无恤不敢先行入城。”
智瑶很不客气地说道:“长得丑还没勇气,不知道你的父亲究竟抽的什么风,竟然会选你当太子!”
长得丑还没勇气——也无怪乎当年连他的父亲都会嫌弃他。但赵鞅是何等样人,既然选择了,就必然有他的理由。
赵无恤很是平淡地回了他一句:因为我能忍受耻辱——就算有百般的不是,但至少不会危害赵氏宗族。
赵鞅立储
《韩诗外传》中将赵无恤的性格概括为十二个字——“节用听聪,敬贤勿慢,使能勿贱”——还将这十二个字写在了赵鞅的竹简上,讲了一个关于赵鞅选太子的故事。
说是有一天,赵鞅将写着日常训诫言辞的竹简,交给自己的两个儿子伯鲁和无恤,并嘱咐他们说,一定要时刻铭记这些话。
三年之后,赵鞅把两个儿子叫到跟前问话,询问他们是否还记得竹简上的内容。事情已经过去三年,伯鲁似乎早就把竹简的事情都忘了,更遑论还要记起上面的话,结果支支吾吾了半天一个字都没蹦出来。赵鞅很是生气,就问他竹简去哪儿了,结果伯鲁说丢了,这下更生气了。
轮到赵无恤的时候,他将那十二个字一字不落地背了出来。赵鞅就又问他竹简还在吗,赵无恤当场就把几乎已经磨平的竹简,从袖子里掏了出来。赵鞅一看孺子可教啊!他对无恤的表现简直不要太满意,当即就立无恤为太子,并在他死后继承了赵氏的家业。
这个故事主要是在证明赵氏注重选贤任能的原则,即便是在立太子这件事上,也同样不含糊。赵鞅的贤能,与儒家所倡导的贤能可能不是一个概念,但不管怎么说,赵无恤的确是不负父望,在后来的斗争中成功地保住了家业。
因为赵鞅的名气实在太大,江湖上流传了他很多的传说。关于选择太子这件事,《史记》则选取了另外一个版本。
姑布子卿
赵鞅的嫡长子叫伯鲁,按照儒家立嫡立长的原则,本来应该立为太子的。但有一天,赵家来了一个会相面的客人,名叫姑布子卿。此人在江湖上很有盛名——据说还给孔子相过面,说孔子从正面看,有王者之风,从背面看则像丧家之犬——赵鞅很是看重,特意把自己的儿子都叫过来,让他给看看相。
不看不要紧,这一看就出了大问题,姑布子卿对赵鞅的这些儿子们一个都看不上。赵鞅这下慌了:“莫非这是天要亡我赵氏?”
姑布子卿这时又补充说:“你确定你的儿子都到场了?我刚才在外面曾见到一个孩子,很有将军风范,是不是你儿子啊?”
赵鞅一想,或许还真有遗漏的,赶紧命人把那些个庶子们都叫上来。等赵无恤进门之后,姑布子卿突然惊叹起来:“就是他了,此真将军也!”
姑布子卿一时情绪激动,反倒让赵鞅有点摸不着头脑。他在一旁扯了扯姑布子卿的袖子,很是难为情地说道:“他的母亲是从狄国来的婢女,地位低贱,您会不会看错了?”
姑布子卿显然对自己的相面功夫充满了自信,他确证无疑地说道:“不会看错!如果这是上天的意志,即便是卑贱的人也可以显贵。”
赵鞅听了之后虽然连连点头,但心里还是有些疑惑。毕竟在他长期的观念里,从来都是贵贱有分的,他从来都不认为出身卑微的人可以担当大任。让姑布子卿这么一说,倒让他有些开始怀疑起人生来了。
但不管怎么说,既然姑布子卿认为他贤能,那就暂且把他列为考察人选吧,赵鞅再怎么古板,也不会把家族未来的命运寄托在一个江湖术士身上的。
在对自己看重的几个接班人进行了长期的、有针对性的训练后,赵鞅决定要对他们进行严格的考核。他所出的第一个题目是一个寻宝游戏,说自己将一个宝符藏在了常山之上,谁先找到这块宝符就归谁。
在拿到考试题目后,一班人马不停蹄地就跑到常山,漫山遍野地就开始找宝藏,结果找了个把月,全都灰头丧气地回来了。赵鞅对这些儿子们感到太失望了,但就在这时,那个不起眼的儿子赵无恤不慌不忙地走进来说:“您藏的宝符,无恤找到了。”
在场的人全都惊呆了,心想这人不会是带了金属探测器吧?赵鞅也很惊讶,就问说:“那你拿出来吧。”
赵无恤依旧不紧不慢地说道:“常山山势险要,依托常山可以俯临代地。只要我们占据了常山,攻取代国便有如探囊取物,唾手可得。君父所说得宝符,可是此物?”
赵鞅听罢拍案叫绝,姑布子卿所言不虚啊!然后马上就决定废掉伯鲁而立无恤为太子。
或许就是因为从小受人厌弃的缘故,赵无恤便养成了善于隐忍、心机深重的个性特点,与个性张扬的智瑶相比,可以说是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如此一来,他平日里的表现,就总会给人一种怯懦、畏缩的观感,也无怪乎智瑶会从心底里瞧不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