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经有没有过一些荒谬的想法?
如今的我已经是一名大学生了,但是无数个夜晚我还是会想起三年前的自己。那个时候的我差点放弃了所有这一切能够让我变得更好的机会。
那一年我上高一,我才17岁,文理分科结束后我来到了新班级便向班主任提出了辍学。我现在才意识到以前的这个想法是多么可怕,心里顿时像被什么东西割了一下开始痛起来。
但其实不然,虽然那个时候我的思想还不够成熟,但是我已经是用我所具有的辨别力去衡量辍学与读书的利弊。可能错在了年少轻狂吧,什么也敢想还敢做。
当我年后几天没有去上课之时,我的班主任一次一次给我打电话。这是一个刚认识不到一个月的老师啊。年初八那天我去了学校打算将自己的行李打包回家,直到现在想起来,还是很佩服那个时候的自己。
"你看看你在班上排多少名,你的后面还有8位同学啊。”“你要是最后一名我就不会劝你。”这是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话,那一天我被老师撵回家了,什么也没拿走,他让我自己好好想想。
我一个人回了家,当天晚上我便做出了选择。这于我而言,无非是改变我一生的选择。
“我决定了,元宵之后我就去学校。”我对父亲说道,那份骨子里的坚定后来一直存在我的生活里。那一刻我便暗自发誓,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不管结果怎样,我都该拼一把。于是我开始了我的高中学习生涯。
我每天给自己加油打气,上课再也不敢犯困,更加不会像以前一样肆无忌惮地睡觉。手机上交,一个月只有一天的月假,这两年半我碰手机的次数数都数得过来。读书也就成为了我高中生活的全部。
我的成绩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差,我开始慌了,天资聪颖和我一点也沾不上关系。我觉得自己必须得做出努力,我开始摸索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一点一点地进步。
这种进步当然是很缓慢的,因为当别人在学高中英语时,我还在背初中英语单词。我的英语成绩从43.5分到高考的121分,是我最值得骄傲的事。
于是后来我成了同学口中的班上最努力的人,成了班级的勤奋之星。我的老师在其他班上夸奖我,我的同学给我写信说她如何地佩服我。当一个人有了希望便会产生激情,并可以义无反顾地为之奋斗。
当我被登上学校的光荣榜时,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学习这件事给我带来的荣誉感。我好像也成了他人口中的好学生。
在高中,我并不认为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高中时候的学习早已被高考这两个字打上了标签,读书的意义如同老师说的就是为了高考。可当我一次一次上榜,一次一次在课堂上被老师夸奖,我的心理产生了从未有过的力量。
这种荣誉会让人上瘾,我一次一次地在日记本上写到:“你不能输!任何时候你都要前进,不到最后一刻你永远不能放弃。”
高三那一年我体会到了拼命的感觉,我不敢拿出时间去想任何让我分心的事情,我的脑子里除了考大学再也没有其他想法。我每天5:30起床,拖着昏昏欲睡的身体第一个来到教室,我熬过凌晨一点的夜,那个时候我的室友早已进入睡梦之中。
夜晚很容易让人想很多,我在思考我的未来,我要是没有考上该怎么办?这种恐惧一直在我心里从未消失。我无数个夜晚偷偷流泪,心里想的全是我没考上大学的后果。
这大概缘由自身的不自信吧,我从来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完成高考。我既害怕又期盼已久的高考终于和夏天一起到来。高考结束的那一天,我突然发现曾经那么重要的高考,原来也只是一个过程。我就这样结束了我匆忙又慌张的三年。
作为一名文科生我只考了538分,只能够上本省的一个普通二本学校。可是我一点也不难过,反而觉得我真是一个被上天眷顾的幸运儿。我遇到了值得我感谢一辈子的老师,没有他也不会有现在的我。
我从345分到538分,这中间的193分我用了两年半,但是我尽力了。我在我所能够做到的范围内已经做到很好了。
每一次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我是我们寝室唯一一个考上了的人,我突然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的值得,我为高考付出的汗水与泪水在我手中的录取通知书面前毫无比较可言了。
张德芬在书中说:“自己的价值是自己的给的。”我给了17岁的自己一次选择的机会,并成就了现在的我。我感谢当初自己为自己做出的那个选择,其实哪怕最后我没有考上,我也一点也不后悔,因为我慢慢看到了读书带给我的改变,我已经不再是那个懵懵懂懂的小女孩了。
也许在旁人眼中这依旧不是什么逆袭,但在我心里,这就是属于我的逆袭。我可以很开心也很自豪地说出我不后悔。
“大学,这是人生的一个分水岭。当你踏进它的大门,便会豁然明白,你已经从小孩变成了大人。青春岁月这是你的黄金年华,连空气都像美酒一般醇香醉人。”
我俨然成为了一名大学生了,回首过往依旧不舍。我要开始新的征途了,去追求我的理想了。
我很喜欢村上春树说过的一句话:也许不负光阴就是最好的努力,而努力就是最好的自己。而我想成长为更好的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