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木版年画丨金华木版年画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广泛分布于浙江中部地区的金华、衢州一带。它以灵动的刻刀、斑斓的色彩、吉祥的图案刻绘出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金华的木版年画艺术,孕育于汉唐,形成于宋元,鼎盛于明清。据史料记载,浙江在五代吴越时期就是木版画比较发达的地区,至宋代时,金华已经是全国木版画的中心之一。金华双桂堂于景定二年(1261)刻印的《梅花喜神谱》,是中国现存的最早木版画画谱。
匚 逝去的木版年画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金华人,我并没有听说过金华木版年画。印象中在我们当地过年的时候,除了春联,还会有一些塑料纸印刷的福娃、门神有售卖,却很少看见有人买去张贴。这似乎也说明金华的木版年画,离开我们已经太久太久。
再把时间往前推,很多年前,在金华市塘雅镇上,一户人家正在拍摄全家福,所有人都正襟危坐,只有一个小女孩,紧紧地抱着一块年画刻版,谁来劝说也不肯放手。这个小女孩,就是我们今天要拍摄的主人公——黄菁菁女士。
匚 放下一切,为情怀买单
黄菁菁出身于木版年画手艺人世家,而她长大后并没有从事年画制作,而是成为了一名商人,在杭州开了一家文化公司,经营得红红火火。《人民日报》、《大公报》等知名媒体都曾撰文表彰她在文化事业上的贡献。
那时候的她,没有想到有朝一日会回来做年画。直到有一天,她参加了一个民间美术为主题的会议,一位专家对她讲述了一番话:“浙江的年画太可惜了,其实浙江也是木版年画的故乡之一。早在北宋时期,杭州包括金华等地的年画,在全国就已颇有名气。可惜现在已经跟你们无关了。”
性情爽朗的黄菁菁,那天一直闷闷不乐,“感到一种发自内心的乡愁”。或许在那一刻,她想起了小时候紧抱不放的那块版,想起了当年父亲抱着她,给她讲《五子登科》年画里的故事。
在那段日子里,似乎总有一个声音,在向她不停地召唤。她斗争了很长时间,最终还是决定,回家,做木版年画。
恢复金华木版年画,说来容易,做起来才知道其中的苦辣辛酸。首先需要做的是搜集金华年画的老版与老画,“寻回金华年画的根”。刚开始的那几年,黄菁菁一直在路上,从南疆到北国,其中还经历过两次翻车事故。提及此事黄菁菁一脸轻描淡写:“没事,腿又没断”。
“寻根”之旅后来还走出了国门,一幅名为《加官晋爵》的清代年画,是正宗的金华年画,这幅画的原版现保存在日本的博物馆里,而且不允许拍照,黄菁菁通过多方沟通协调,得以派画师到博物馆现场临摹,终于将这幅年画请回了故乡。无论是老版还是老画,黄菁菁的用语都是“请回来”。从中可见她对那些老版、老画的敬畏与深情。
就这样,黄菁菁一点一滴地打造起了金华木版年画博物馆和年画制作体验馆。如今她的年画博物馆中已收藏了60余套老版、2000多幅老年画,其中六成都是孤本。而她的年画制作体验基地成为了中国第六个年画制作基地,也是浙江唯一的年画基地。
匚 这一生,值了
“我回来就是一种很简单的情怀,就是对家乡这份土地的一个回报,是对祖先的一个交代。但是回来以后一步步地走,我已经深深地和年画和这块土地已经融合起来了,已经分不开了。”
说起年画,说起故乡,黄菁菁一直显得很动情,这是一个很率性的女性。而今日金华木版年画基地取得的成就,与她商场女强人的一面是分不开的。毕竟在当今社会,经营传统手艺项目并取得不错的盈利,实在是太难了。
现如今大家都在说情怀,就像身在沟渠也要仰望星空也是一种情怀,但情怀解决不了身在沟渠的现实,只有拥有击败现实的能量才能够解决困境。
好在情怀是以心灵的满足而不是名利的得失为行为标准。
好在金华木版年画遇上了黄菁菁。
她认为,这一生,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