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衷着理论研究,因为它属于脑力劳动。不用费力气,是当下这个遍地大学生的热捧。
可是偏偏出生在哪个刚刚解决温饱的时代。感觉这个理论和实践体验还是平衡的才好。
比如以前一对夫妻,一个在外挣钱,一个在家里相夫教子。好像听起来没有两个都工作的条件好。可是未必他们的生活质量不高。一个挣钱他是对家务是理论多实践少,另一个对工作实践少家务实践多。互补一下,家庭矛盾少,互相欣赏的机会多。 相反,俩都有工作,自然家务这个实践体力活,需要一起做。工作的理论一起探讨,家务一起做。互相欣赏机会少,尤其文化相当的话。而合作又得拿捏好。许多时候,家庭的好多活计除了理论,多于实际亲身。
文化媒体的出现,追求价值最大。你到超市只要认真一看,任何一瓶想洗发水都有理论。再到小杂货店看看,一袋榨菜也有理论。充斥着市场,“酒好不怕巷子深”相对“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显得多么卑微。没有理论包装摆渡,远航不说,起航都是问题。
随着问题的一步一步,传承的手工艺也必须进行理论研讨,释放它的理论价值观,消费者更接受。比如多少年陈酿。小时候怎么见得少,因为那时候手工作坊多,肯定因素即实践你信不信就摆在哪里。现在出问题的都是,看不见手工技艺,理论和实践的成品已经上桌了。
小学一道17-8=9.有好多种可以计算出来结果的方法,最简单,画17竖杠,再画去8竖杠,数一数。再难点,就是想想因为8+9=17,所以17-8=9.还有先去了7个留下10,再去一个留9。再就是拆开整十拿去8剩2,和7合起来是9.这么多理论上的方法。学生年龄和表达还不能够反映出来,到底自己用哪一种也正常。我记得外甥女五年级的时候,说过她能算出来应用题,就是老师一问思路,不会答,往往被冤枉是抄的。这和表达有关系,又不能证明做这些是天才。是大脑计算区间优于表达区间。
比如到了一些生物化学物理实验,条件限制也好,多少年来形成的恶俗,记记就行。多少大家,局里,爱迪生,瓦特,怀特兄弟等等,太夸张了?其实有些普通不能再普通的人也有理论。下班,新年来了各种衣服都要去吃饭,食堂师傅一边舀饭,一边感叹“看看你们一人衣服一个式样,全国一年该有几亿样衣服的不同设计啊。”是啊,衣服设计,是不是更得先模拟图纸实践无数次,才能可是缝制。
工作干部,走下来听听民间声音。他的衷心目的,也是要理论从实践中来。从实践中得来的理论,再服务于实践,肯定会同事有质疑和提升空间。但是,光靠书面的东西,没有确认过实践长啥样子,装还不怕,可怕是站不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