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刘渡舟
这条论述了误治导致的阳气受伤,导致水气上冲,阳虚不能化津液,筋脉失养成萎的病变。吐下后,又发汗,伤了正气,阳气也衰微,所以脉甚微,脉搏很微弱,没有劲。病人有点发烦,虚烦。经过八九天后,阳气虚弱不能制约阴,水饮就上逆。心下痞硬就是水饮之邪,胁下痛也是水饮不化;水气上冲于咽喉,头目眩晕,是水气上蒙清窍;浑身筋脉跳动。这个病是阳虚有水,水不去而津液不生,筋脉失去濡养,久而成萎,胳膊腿就不利索了。可以考虑苓桂术甘汤和真武汤的合方。
胡希恕
这段是承接67条苓桂术甘汤,苓桂术甘汤是脉沉紧,这里是脉甚微。这里说明太阳伤寒无论是吐或者下都是误治,表不解则气上冲,气上冲则里饮伴随气向上来,所以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都是水挟气上冲表不解的关系,这时是不能发汗的。
心下有水气表不解,非利水不可,如果再发汗就会动经。水向上,则会头晕,水饮伴随气上冲,就会心下逆满,这时脉沉紧就用苓桂术甘汤。表里都好了,可是又发汗,吐下虚其里,汗又虚其外,所以这个人虚热不退,烦。吐下汗都会伤人体液,所以脉微,说明亡阳损失津液太多。八九日后心下痞硬,不是心下逆满,是虚的厉害,气上冲咽喉,比67条更严重。眩冒是水上冲导致的,经脉跳动,治疗不当,时间久了就变成痿证。如果没有陷入纯阴证,还可以用苓桂术甘汤;如果陷入了纯阴证,就用真武汤,看具体情况。
刘志杰
伤寒证,汗下吐全用了,造成津液大亏,虚烦脉微。水饮上逆,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和苓桂术甘汤对上了。经脉动剔就是外发汗大伤津液,内吐下伤胃气,内外俱虚,寒饮上逆。经脉肌肉没有津液濡养,久则成萎,肌肉萎缩,可以考虑用薯蓣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