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曾流传过一个名为Less Than One《不足一个》(又名Do You Believe in A Soul Mate?《你相信灵魂伴侣吗?》)的视频:
一对情侣吵架了。女主问男主,“你相信有灵魂伴侣吗?”
男主回答,“灵魂伴侣这件事没有任何意义。”
这样的答案多少有些敷衍,女主觉得男主不在乎自己,心情更低落了。可是这时,男主开始解释。
假设他们没有在一起,而女主试图寻找灵魂伴侣的话,在他们生活的这个有着80万人的城市里,有一半是男性,所以她可选择的对象占二分之一。如果她想找的是同龄人,比例大约为三分之一,即13万人。而这13万中仍然单身的大概占一半,那么还剩6.5万人。在这些人中,她认为有魅力的最多占二十分之一,这样的话,仅剩下3250人。同时,在这些有魅力的男人中,二十个里面只有一个不会让她觉得无趣,所以还剩下162.5人。爱情是相互的,这162.5个人里同时也对她感兴趣的可能有十分之一,即16人。最后,能够志趣相投,有相同价值观,并且能融洽相处的占其中的三十分之一。也就是说,在这座有着80万人的城市里,可能成为女主灵魂伴侣的只有0.53人。当然,假设这一切推理都成立的话,还需要考虑一个未知因素X。X即命运。
按照视频里的推算方法,我生活的这个十八线城市有26万人,除去同性,我还有13万人的选择。在这13万人里,和我同龄,单身,有魅力还得有趣的有54人。这些人里对我也感兴趣的大概有5.4人。最后,在人生观价值观高度一致的前提下,和我有同样兴趣,也能包容我的仅剩0.18个人。所以,如果我坚持在寻找灵魂伴侣的道路上一路走到黑,在这个城市里我孤独终老的几率几乎高达100%。难怪精神病学家法兰克·皮特曼说,“没什么比‘灵魂伴侣’一说造成更多人生不幸了。”可是即便如此,为什么人们对这种柏拉图式的精神之恋的追求有增无减,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对灵魂伴侣一说趋之若鹜呢?
“灵魂伴侣”一词源于希腊神话。柏拉图的《会饮篇》中提到,为了赞美爱神,剧作家阿里斯托芬在阿伽松举办的“会饮”上讲了一个上古时代的神话故事:最初的人是圆形的,是两个个体背靠背粘合在一起的,有两张脸,四只手和四只脚。他们的体力和精力都极其旺盛,而且,随着野心不断膨胀他们开始攻击众神。以示惩罚,宙斯将他们劈成了两半。所以,其实现在我们每个人都只是半个人而已。我们寻找自己的另一半,是为了恢复原初状态。依据这个神话,有人说,其实爱情的本质就是人类对于远古的融合本能的回应,是两个不完整的灵魂相互拥抱并试图融为一体。
著有《灵魂伴侣》一书的美国心理治疗师托马斯·摩尔对“灵魂伴侣”一词做出了较精准的解释。“
一个灵魂伴侣,就是一个我们感到自身与之深深联系在一起的人,好像彼此的沟通和交流不是出于凡人的刻意努力,而是凭借神的导引。
这种关系对于灵魂来说是如此重要,可以说没有什么在生活中比它更为珍贵的了。”难怪徐志摩说,“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的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既然灵魂伴侣如此重要,在芸芸众生中我们又如何知道哪一个才是我们要找的另一半呢?
知乎上有人给出了可供参考的灵魂伴侣的量化标准。第一,共同兴趣。两个人的兴趣点的相似度要达到85%以上才有可能成为灵魂伴侣。也就是说,如果你是喜欢看书写字的好静一族,你的另一半就不可能是离不开歌舞笙箫的派对达人;如果你是极限运动发烧友,你的另一半也不会是足不出户的宅男宅女。第二,相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灵魂伴侣之间观点的契合度必须超过85%,这样两人在看待事情和处理问题上才能实现高度统一,也不至于因意见分歧而产生争执。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相处融洽。两个人只有在一起相处的舒适度达到100%才可以被称为灵魂伴侣。这就意味着,两个人在一起,不论多久,都不会审美疲劳、心生厌恶,始终能保持爱情的新鲜度。
看完这三个量化标准之后,我不淡定了。依据这些标准寻访灵魂伴侣的话,我觉得我那原本只剩0.18的灵魂伴侣至少还得再缩水50%。那就意味着,我仅剩0.09个灵魂伴侣。可是,在此基础上,还得把变量X(X=命运)列入考虑范围。例如,他也许近视,但是在找寻我的路上没戴眼镜,所以,有可能找错了人;或者,他曾在感情上受过重伤,自此心灰意冷,看破红尘;或许,他是个路痴,可是出门忘带地图,在车水马龙、茫茫人海中迷了路······
好吧,我已经做好孑身一人终老一生的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