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持续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出了重要部署,明确提出要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
一直以来,形式主义都是基层工作的沉重枷锁,严重束缚着基层干部的手脚,阻碍着党和国家事业的蓬勃发展。
形式主义如同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在基层干部的肩头。各种文山会海泛滥,基层干部们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准备开会的路上,大量时间被会议占据,无暇真正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文件层层转发,内容却往往缺乏实际指导意义,让基层干部陷入“文件堆”中难以自拔。督查检查考核名目繁多,且过于注重形式和留痕,基层干部为了应对检查,不得不耗费大量精力制作台账、编写材料,甚至出现“为了检查而检查”的怪象。这种种形式主义的表现,不仅让基层干部身心俱疲,更使得基层工作效率低下,政策落实大打折扣,群众的满意度也难以提升。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关键在于制度的保障。《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的出台,是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重要举措,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为基层减负提供了坚实的制度遵循。这就如同打造了一个坚固的“四梁八柱”,站起了“硬规矩”,画出了“硬杠杠”。例如,规定地方和部门制发文件应当进行与为基层减负一致性评估,从源头杜绝不必要文件的产生;明确考核应当化繁为简,不搞“千分制”,让考核真正回归到衡量工作实效的本质上来;严格限制上级机关、单位从县及以下单位借调干部,保障基层干部队伍的稳定性。这些具体而明确的规定,为整治形式主义提供了有力的武器,让基层减负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然而,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反对形式主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深刻认识到形式主义的危害,坚决摒弃“花架子”和“走过场”的工作方式。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加强对形式主义问题的整改,对于那些随意搞创建示范活动、擅自“造节”“办节”、陷入“文山会海”等典型问题,要严肃查处,绝不姑息。通过加强督促检查,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确保《若干规定》的每一项条款都能落到实处,让形式主义无所遁形。
为基层减负并非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基层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是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最终落脚点。只有真正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让他们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才能激发他们担当作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基层干部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倾听群众的呼声,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地方的发展建设中,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实落地。
我们要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为利器,坚决破除形式主义之“茧”,为基层减负赋能。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基层这片广阔天地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