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同事晚饭后回酒店,路过一地摊,看到某国际大牌运动鞋促销,价格大概是专卖店的三分之一,网店价格的一半多。当时,我第一反应就是——山寨货,估计同事也是这个反应。但还是忍不住仔细拿来看了下,虽然心里觉着是山寨货,但各方面感觉都还不错,包括质感、色泽等,同时售货员保证百分百为正品……还是同事机灵,掏出手机一搜“如何鉴别某某品牌真假”,结果网上还真有不少经验的介绍,于是我俩一人拿着手机,一人拿着鞋子仔细研究,最后得出结论:这鞋九成假不了。于是各自挑了一对,付款,一想到价格,“如获至宝”,好像捡了个极大的便宜。
之后,我一直在想这整个交易的过程,虽然价格是诱因 ,但真正促使我们做决定的还是网上的经验介绍。不由想到近来人们常说的互联网时代。在我的理解,我认为互联网时代是一个消灭信息不对称的时代,是一个信息透明的时代。没有互联网的时候,商家跟消费者之间的交易,以信息不对称为基础。通俗的讲,就是“买的不如卖的精”。但有了互联网,消费者鼠标一点就可以比价,可以“取经”,甚至还可以相互讨论,消费者掌握的信息越来越多,于是变得越来越精明,越来越具有话语权……
改革开放至今,我认为我们的商业环境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产能不足,当时只要有产品,基本上都是供不应求,都能卖出去,而且基本暴利;第二个阶段,产品慢慢趋向饱和,消费者开始关注服务,尤其是售后服务,事实上,海尔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迅速发展起来的。同时,也是在这个阶段,商家把产品销售给顾客,拿到了钱,就希望用户最好不要再来找自己;第三个阶段,也就是近些年,无论是产品种类、还是数量,都供过于求,这个时候顾客开始越来越有“上帝”的感觉,在这个用户至上的时代,产品递到用户手里,用户才刚刚开始跟商家打交道。以前都是通过大量广告进行营销的,从而在顾客的头脑里种下产品的“种子”,印上厂商的形象。但是,今天,更重要的是顾客在使用产品时产生的感觉,也就是常说的消费者体验。
企业成长取决于两个变量——战略和组织架构,前者决定后者。互联网战略要求企业战略从以企业为中心,真正转向以用户为中心,以用户的实际需求为中心。由于信息的充分对称和透明,逼迫企业不得不将主动权移交给用户。正如海尔张瑞敏所言:“可以说,企业的生死,决定权掌握在客户手里,企业能做的只能是跟上用户点鼠标的速度。”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包括最近热议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大数据”等话题的背后,本质上是一次“产业产业架构”的革命,是价值链或价值网络重新架构的过程。这也就要求我们跳出现有产品、产业,甚至现有用户的边界,去思考为用户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比如,最近谷歌基于对海量数据的掌握,率先发明“无人驾驶”汽车,迎接“智能交通”时代的到来,这为最不愿意变革的汽车业巨头敲响了“警钟”。
互联网时代的变革,其内涵是重新进行价值创造。这个价值创造围绕的中心,应该是消费者体验,让消费者拥有充分的主动权,从而吸引消费者主动选择。同时,亦是企业从自身创造价值到商业生态系统创造价值。未来的商业竞争不是个体的竞争,而是“商业生态”和“种群”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