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林徽因一直有种疏离的亲切。疏离的是她丰富多彩、甚至高傲的各种版本的正说和野史。亲切的是她流传于世的或庄重大气或轻盈灵巧的作品。直到去年,我才真正看到了这本书,随着作者充满感性的文字走近了林徽因,碰触到了那颗如天使般纯粹的灵魂。
当时的初相识,是在我身心状态最不好的时候。相由心生、境由心转一点不假,懈怠、困惑夹杂着一点点惶恐。这就是当时我的真实写照。懒懒地在书店中翻起这本书,才看了几页就感觉有液体涌进我的眼睛。因为即使是在我当时混沌的状态下,也依然隐隐从书中看到了一个“心中有爱、腹中有墨”的灵魂。有传说才是真江湖,有故事才是真人生。要知道,当时我几乎就准备下定决心做一个内心强悍的人,设定目标,清空无关选项,删除脆弱和柔软,成为“外面是个标准的女人,里面是个强硬的男人”。但正是从书中所描述的林徽因跌宕起伏、精彩绝伦的人生中,我看到了这个虽拥有造物主百般青睐、风华绝代的才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盛时从容绽放、微时乐观淡定的超然人生。尤其是她在生命最辛苦的后期,虽饱受病痛折磨,但却洋溢着宽厚、从容、隐忍、执着的勃勃生机,非常自然地焕发着温暖、和煦的光彩。燃烧了自己,创造了多少留存世间关于真、善、美的奇迹。
后来,当我静静地细细品读,更加体会到她作为一个女人,在当时的环境中依然坚持不断探索、充实、完善自我的不易。她甚至改变了男性世界对于女性的定义,丰富着女性对于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意义,把女人的风骨刻画到了极致。更具体地说,在和她的灵性对话中,她那卓然独立的风姿让埋藏在我心里的那颗向日葵的种子,也渴望着破土而出,绽放出最灿烂美丽的容颜。
打动莫若触动。自此后,我开始思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开始体会相对与绝对、短暂与永恒,开始懂得宽容与原谅、放弃与拥有。我明白,即使没有和《林徽因传》的这次偶遇,我也迟早会完成这个跨越。但有了和它的相逢,加速了我自我发现的过程。正因为此,我才会说我想做个“可爱的女人,成熟的女孩”。继续选择相信,继续选择做真实的自己。
所以,我很快乐,也开始明白快乐既容易也难。快乐不是慈善,不是赠品,快乐是能力、天赋和智慧。从林徽因无比精彩的人生中,我更感受到了积极的温暖,感受到对未来最好的期盼就是创造它。手里心里记住这充满无限可能的生活,记住当下心灵的丰盈和美好。坦坦荡荡地对待自己、对待朋友,真实不加矫饰地表达。相信不相疑,我口说我心。用弹性、分寸、气度、智慧,营造怒放的心灵花园。
生活是园丁,我是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