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跟日常一样打开各种交流平台看看昨儿又有什么新鲜事发生,某平台上一条醒目的标题闯进我的视线,标题内容是“国际不打小孩日,打过和被打过的,请转发支持”。作为在“棍棒底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的传统思想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曾多多少少受过些皮肉之苦,于是在看到这样的标题后,便不假思索的转发出去。
闲暇之余,又想起这事,诧异是否真有比节日,便上网查了下才了解到“国际不打小孩日”即每年的4月30日,节日最早是美国反体罚组织“有效管教中心”于1998年发起。其目的是为了宣传反体罚的儿童人权观念,引起社会的重视。其宣传口号为“请来试试看,至少在今天不要打小孩,或许你将会发现,今天过后的每一天,你都不需要打小孩了。”
诚然,面对打与不打的问题,不少为人父母为人子女的大众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在众多声音中,有这样两种尤其突出①“打是亲,骂死爱”,小孩嘛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该打时还是要打,老祖宗的留下的话错不了,不过打骂不等于虐待,体罚。适当的拍打还是需要的。②小孩越打越反叛,你随手的动作给小孩带来的伤害是不可逆的,有些甚至是致命的,对待孩子要懂的引导与尊重,倾听他们的心声用宽容内心陪伴。对于这两种观点,我没法判断那种正确,在我看来,打只是一种手段,用来警醒跟鞭策小孩,适当的这种方式会给小孩一定的警告,让他们在做任一行动时会有一个思考的过程,而不打也不是小孩放纵的借口,不打也不是让无节制的溺爱小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提倡打骂教育不代表不让教育,该严厉时也要做好表率。
总而言之,教育孩子,任重道远。教育是一个双向的箭头,“传道授业解惑”不是成年人的专利与权利,教育孩子是一个共同成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