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消费降级时代如果没有点儿理财概念,不是家里有矿,那一定就是从异次元穿越来的。在人人想着要存钱、要理财的大背景下,各种理财课也不是一般二般的多,收费也是,咳咳,个人见过的从9.9到199、299的都有。
虽然产品文案写的一个比一个眩,说的都是如何从零到一百万,或N百万。但是却没见一个作者如咪蒙开课时那般,表示如果你按我的方法没有实现升职加薪学费包退。
虽然个人觉得太阳底下无新事,理财也不过那几个途径而已。有花好几大百的钱买课去,不如去图书馆借几本理财书看看,内容也差别不大。
当然如果要为了花钱买心安,自己骗自己说我又为了变成更好的自己进行了投资--的话,那也是有钱难买乐意,欢迎你自己欺骗自己。
以上,是我在听过某个APP里几乎所有理财课的吐槽OR想法。听了数位名师的数个课程后,个人深感理财这事儿,理论只是一小方面,关健还在实践。请注意本人听的都是成本大套的课程,整个课程内容有几十节课那种,不是那等10分钟一本书的听书稿。
比如以汪凡的《懒人极简理财课》为例,整个课程内容共有24讲,每讲7-10分钟,总结一下中心思想,很能代表当下理财课的主旋律。一曰努力省钱。要想理财,先要有财可理。月光族们先需做到少买衣服、鞋子、包包、珠宝,起码先省出第一桶金--理财资金。二曰名词解释。既如何理财,买什么,保险还是基金,股票还是P2P?
别笑,我曾亲耳在某个课程中听到理财师劝大家去买P2P,当然这个课程中没有。
相较而言,这个《懒人极简理财课》讲的比较宽泛,或者说算是个基础款,科普下存钱理财的重要性,讲解下什么是复利、何谓货币基金、使用信用卡的好处,以及如何进行财务诊断、如何做资产配置、商业保险与社保的区别等等。
与其它理财课小有不同者便是着重强调了保护自我注意力,加强时间管理,要把时间更多用在自我提升上去。这些观点是以往理财课少有强调的,但是,说来说去,毕竟人才是主语啊。
最后不地图炮的说一句,讲师的口音真不是一般的重,听课时总让人分分钟出戏,想到《乡村爱情故事》上去。看来推广普通话这项工作还是任重道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