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个幽默小故事:
一员工向老板请一天假,老板推心置腹的说道:“你想请一天假,你在向公司要求什么?一年里有365天,52个星期。你已经每星期休息2天,共104天,还剩261天工作;你每天有16个小时不用上班,去掉174天,还剩87天;每天你至少有30分钟时间在上网,加起来每年23天,剩下64天;再去掉每天午餐1个小时,又用掉46天,还有18天;通常你每年请2天病假,这样你的工作时间只有16天;每年有5个节假日公司休息不上班,还有11天;每年公司还慷慨的给你10天年假,算下来一年你就工作1天,而你特么还要请这一天假……
故事看完若您还有兴趣,正文开始啦!
一、骚年,请重视你的时间!
改变我们命运的时间只有三年!
这是我粗略的将人一辈子的时间整理统计出来的时间消耗表。
三年!我们只有三年的时间创造价值!吃喝拉撒睡玩病占据了我们人生中一大部分时间。
这时我才意识到,这三年多时间再把握不住,走上人生巅峰的梦想就全特么是扯淡!
二、我们的生活大多如此
我们经常这样安排自己的生活:
过两天开始背英文单词;
过两天去跑步;
过两天开始复习;
过两天再做ppt……
又或者每天忙得焦头烂额,可到头来却发现该做的依然没做完,每天都在混沌中度过。
下班回到家看看日韩美剧,刷刷微博……时间就这样过去了!
很多人想改变,想要提升自己,但却不懂得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导致想法渐渐流产!
三、什么是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发展到现在,本质已演变为一种自我管理,即个人管理。作用有以下几点:
1、时间管理就是运用方法、技巧、与工具帮助人们完成事情,实现目标。
2、时间管理并不是要把所有事情做完,而是更有效的运用时间。
3、时间管理的目的除了要决定你该做些什么事情之外,另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决定什么事情不该做。
4、时间管理不是完全掌控时间,而是降低时间变动性。
5、时间管理最重要的功能是透过事先的规划作为一种提醒与指引(明确目标)。
时间管理会在工作与生活中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适合拖延症人群、学生党、职场白领、管理层人员等等,在各个领域中应用非常广泛。
三、时间管理方法有哪些?
罗列六种我认为较有效的管理方法:
1、GTD时间管理法
GTD(get things done)法分有五个步骤:
(1)收集:即将你脑子里的所有事情通通罗列出来,可以采用纸笔、手机备忘录等作为事项的收集箱,但不宜过多。通过收集可以释放大脑,减缓压力。
(2)整理:即对收集的事项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整理。分类为:可立即完成的、可委托他人完成的、需规划后完成的、不需完成的垃圾事项、参考资料(灵感、点子、资源等)几大类。
(3)组织:组织是GTD中最核心的步骤,包含存储及清单两种概念。例如建立一个文档存储系统将整理后的资料类信息存放在里边,方便查看。对待办事项列成清单,可以让你追踪到交办事项的进度。
(4)回顾:即及时回顾所组织出来的清单,一般以每天一次检查,每周一次回顾为宜。通过回顾可及时发现问题并更新清单。
(5)执行:即do it。做你清单里计划好的东西;做你清单里没有但突然出现需要你完成的东西;整理你下一步要做的东西
2、时间管理四象限法
四象限法就是将你需要完成的事情按照重要紧急程度进行分类,然后有选择有规划的去完成它们。如图所示:
A类事情:紧急且重要,需优先解决,但若此类事情过多就会导致你压力倍增,疲于奔命,忙于收拾残局。
B类事情:重要不紧急,此类事情具有长远的价值与意义,需重视起来,并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后完成。
C类事情:紧急但并不重要,此类事情具有极大的欺骗性,很多人认识上有误区,认为紧急的事情都显得重要,实际上,像无谓的电话、打麻将三缺一等虽紧急但并不重要,可往往就是这些事情占据了我们大部分的时间。
D类事情:不重要不紧急,此类事件大多是琐碎的杂事,像发呆、上网、闲聊、闲逛等,这些都是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人的生活方式!
四象限之间的关系:
A与D为完全对立事件;B事件若不处理,长期累积就会转变为A事件;B与C相似且具有迷惑性,会让人难以区分,陷入时间的误区。
3、80/20原则
又名二八定律,即20%的关键努力常常产生80%的价值。此原则告诉我们,做事情时需明确优先级顺序,先完成能产生较大价值的事情,再投入时间精力到其他次要事情当中。最形象的就是桶子理论了:
4、时间统筹法
时间统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方法,它的应用极为广泛,主要作用就是通过对工作过程的优化,节省时间、精力、财力、物力等。举个简单的例子,如图:
过程不一样,所消耗的时间精力等也会不一样,所以优化完成事项的过程非常有必要!
5、6点优先工作制
这一方法要求人们把每天所要做的事情按重要性排序,分别按重要程度从“1”到“6”标出6件最重要的事情。每天一开始,先全力做好标记为“1”的事,直到它被完成或被完全准备好,然后再全力以赴做标记为“2”的事,依此类推……
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个人每天都能全力以赴完成6件最重要的事情,那么他一定是位高效率人士!
6、考虑不确定因素
即在时间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一些突发的不确定因素,在计划时预留出应对不确定因素的时间。其次要学会屏蔽一些垃圾类的不确定因素,比如不必要的聚会,无畏的电话等。
番茄工作法等方法在这里不做详述,因为有些方法需在掌握自我管理之后运用起来才能发生更大效用。
四、12个时间管理技巧
1、克服拖延,立刻就做。
2、设定明确的目标。
3、制定计划。
4、学会授权。
5、学会什么时候该说“不”。
6、养成清洁与整理的习惯。
7、当日事当日毕。
8、善用零散时间。
9、留部分时间什么都不要做,用来思考
10、工作不要超负荷。
11、主动屏蔽干扰(像关掉手机之类的)。
12、化繁为简(将复杂的事情划分为小而简单的单元进行处理)。
五、道理都懂,执行时为何差强人意?
1、心理原因
时间管理它本身就是一个反人性的东西!人的本性就是懒、喜欢随性所欲、喜欢舒服安逸。而时间管理,恰恰要求一个人自律。想要违反人性提升自我这是件非常难的事情。可我们又都渴望过上富足快乐的生活,时间管理貌似就是通往这个道路的一个关键点!
2、其他原因
我们用高中生活举例来分析一下原因。
高中学校都有哪些特质呢?
1、老师管理严格(鞭策监督的作用);
2、大大小小的考试,(奖罚激励作用);
3、有统一学习的氛围(环境影响作用);
4、为进入大学学习(目标引领作用)。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小学到高中一直很优秀,到了大学大学却变的庸庸碌碌。
因为大学管理较自由、考试60分万岁、没有特别浓重的学习氛围与环境,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规划,于是一些不善自我管理的同学,由之前的自律开始变的拖沓,想要提升自己,却无法很好的执行!
六、分享一个可能对你有用的东西
了解了原因,该如何解决执行难的问题呢?现今市面上的时间管理课程,基本千篇一律,都是讲道理的模式,人们看一看,哦,懂了,然后就没然后了。
很早之前我自己摸索了一个新的模式,能比较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但由于没有适合模式的平台,所以一直在搁置状态。
最近发现一个叫小密圈的app,定位为内容付费社群类app,它与微信、QQ不同,有价值的内容不会被一些杂乱垃圾的信息淹没,比较适合做内容沉淀。
把玩了一段时间后,将我的模式搬到了上边,做了一个时间管理的圈子。
与其他内容型圈子不一样的地方是,我在分享有价值内容的同时,加入了互动模式。
圈子的的模式与作用如下:
1、付费入圈(筛选督促作用),一是过滤掉那些优柔寡断下不了决心的人,还有就是你都花了钱了,还忍心当一个看客,踌躇不前吗?
2、圈子设有可自由选择的任务来完成(杜绝只看不做),通过任务培养出良好的自我管理习惯。
3、圈子设有不同等级的奖励机制(奖励激励作用),你完全可以通过坚持完成任务获得高于入圈费的奖励。
4、和你一样志趣相投的小伙伴(环境影响作用),相互学习,一同成长!
5、通过时间管理理清工作和生活,发现并设定目标(目标引领作用),最怕没有目标,茫然无措!
圈子会对每个圈友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统计。统计的数据一方面用来分析找出大家存在的问题,然后再有针对性的分享内容,帮助大家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数据将作为对大家进行奖励的依据。
做这个圈子的初衷就是,想解决很多人行动难的问题,培养大家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关于付费,一些人愿意花钱获取有价值的内容与服务来提升自己,一些人可能会认为没必要,这就是一个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的问题了!
若想了解圈子,评论区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