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给我递安利,说这是一部美食电影,于是我就兴冲冲地去看了。看毕,觉得这不仅是一部关于美食的电影,更是一部教人如何修复亲子关系的教育片。
一上来,主人公就面临一个大挑战——作为一家明星餐厅的当家主厨,他要接受当时最有名的美食评论家的点评。
清早,他就带着儿子去菜市场选购食材。本应是其乐融融的父子活动,他却只把这当成工作,不停向儿子抱怨。
为了得到这次的美食评论家的好感,凯尔想做点新的菜式出来,但是老板用解雇作为威胁,坚决不同意,凯尔一气之下便辞了工作。而美食评论家那儿,他只得到了两星的评价,这对他来说是个羞辱。
他很郁闷,像同事Molly抱怨,Molly的一句话点醒了他。他决定给自己放个大假,顺便找找未来的方向。
凯尔来到了迈阿密,他和前妻Inez、儿子Percy以及好友Martin一起开设了一家简陋的移动餐车。这意味着,他们得从头开始了。
结局是美好的,凯尔的餐车收获了大批的人气,同时也得到了美食评论家的肯定和投资,拥有了自己的餐馆。在这样的旅程中,他修补了与妻儿的关系,同时找回了自己对于烹饪以及生活的热爱。
生活是面镜子,它反射出的,是你的人生态度。
之前的凯尔,易怒、暴躁、没有耐心,也没有笑容,纠结于自己的评分,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自己的工作,而忽视了其他更重要的东西。比如自己的妻儿,比如让自己快乐的权利。
怀着快乐的心情处理食材,做出来的美食才会有快乐的味道。两星的评价,我想,可不只是指他的食物。
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凯尔丢了工作,却收获了家庭,电影的结局总是令人满意的。
从凯尔的身上,我们或许可以看出一些社会问题。现在好多家长都忙于工作,忽视了对孩子的陪伴。
我有一个同学,父母常外出工作,她常独自一人在家。在我眼里,她很独立很早熟,话很少,特别怕麻烦别人,也特别喜欢把什么事情都埋在心里。有一次和我聊天,她仰头看着远处的天空,小声地说,她其实很理解父母不陪她的行为,毕竟要为生计奔波,分身乏术。每天这个样子,说到底也是在为她付出,虽然有的时候在家没有人陪着说话会觉得有点委屈,但相比起来,她更心疼父母。
我也心疼她。
突然想到美国心理学家哈洛的一个猕猴实验:
哈洛把刚出生的小猕猴从猴妈妈身边强行分开带到实验室,在实验室里为小猴准备了两只代理母猴:一只由铁丝缠绕而成,胸前挂着奶瓶,食物取之不尽,另一只布做的母猴,什么也没有,乳房里吸不到奶,但笑容可掬。按照“小孩儿有奶便是娘”推断,估计小猴会亲近铁丝母猴,可事实则不然,小猴不到饿得迫不得已都不离开绒布妈妈,一吃完奶就赶紧找绒布妈妈。小猕猴与母猴之间肢体的接触凌驾于吃奶的生理需求之上——只有有饮食需要时,它们才去找铁丝妈妈,其余大部分时间则依偎在布料妈妈的身上。
后来,实验中这些猕猴成年后,回到猴群中,基本上都表现出冷漠、孤僻、不合群等各种心理问题,发情了也不会交配或拒绝交配,让其人工受孕生下孩子后,或残忍地虐待孩子、或直接咬死。哈洛于是对实验进行了改进,他制作了一个可以动的代理母猴。这样哺育大的猴子基本上正常,它们每天都会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和真正的猴子在一起玩耍。
其实这是个心理问题。孩子需要的,不仅是物质条件的富足,不是远离父母的孤独成长,不是简单的下班后的陪同,而是走心的陪伴。对孩子而言,走心的陪伴或许才是最长情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