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永远需要反照并证明自己的自体客体(意即重要他人)。
——南希·麦克威廉斯的《精神分析案例解析》
今天读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的文章,开头武老师就引用了这句话。
自体客体是美国心理学家、自体心理学创始人科胡特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意思是,你是自体,而一些人或事物,虽然是客体,但它们像是你自体的一部分,并且它们的存在与反馈,可以起到确认并滋养你的自体的作用。
如果你学习过心理学,这段概念的解释文字应该很容易理解。简言之,你和你的自体客体的关系,就是一切。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relationship is a key word.武老师文章里说,作为中国人,我们以勤劳闻名。伴随着勤劳的,确是弥散性的焦虑。比如我们焦虑的升学压力、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然而,真正能解决这份焦虑的,不是卓越,而是关系。
关系决定命运。
童年时,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模式内化心中后成为我们的性格。长大后,这种内在的关系模式外延构成我们的命运。也就是我们常常念叨的性格决定命运。
如果你能看的明白,心理学家要告诉你的就是:童年时,能收获一个好的关系模式,这比任何事物都重要。
那么,从小重视的自我与关系所带来的——说的煽情一点——才是孩子们真正的起跑线,终点指向幸福。
我没有从事心理咨询的经验,所有的认知也都来自书本和临床实践。关于自体的认知高度,确切的说是来自十多年前。
那是我第一次在老师的引领下走进教堂,礼拜的解读来自圣经的一段“上帝的葡萄园”。我试着回忆一下当时董牧师的叙述,可能有出入,但不妨碍我的认识。
上帝有一片葡萄园。葡萄采摘的时节,上帝需要招募大批的劳工。清晨八点,上帝找到了第一批劳工,说好,干一天一元钱。中午时分,上帝招进了第二批劳工。临近傍晚,上帝见葡萄园外还有几个闲散的劳工,出于怜悯,上帝唤进了他们。一天工作结束,上帝开始结账。他先从傍晚唤进的劳工开始,每个人一元钱,一直到早上的第一批劳工。依然是,一人一元钱。
第一批被上帝招募的劳工生气了:我们整整工作了一天,怎么是一元钱呢?那些傍晚才进来的劳工工作 的时间非常短,怎么也拿一元钱。it's unfair,why?
如果你没有听到过这个故事,你也会问why的。可是,上帝的答案是:我们讲好的,一天一元钱,我并不亏欠你们。反而是你们,为什么要盯着别人呢?
我们为什么要盯着别人。现实的生活中,事业中,你我是不是也经常犯这种低级又愚蠢的错误。之所以用低级与愚蠢的词语,是因为它们使得我们,即使付出了再多,都得不到快乐。
如何客观看待自体与客体的关系,如何应用良性的关系,去铺就幸福之路,不仅仅是能力所能解决。
它来自你的童年,来自于你安全感的确立,来自于推翻一切旧的勇于接受新的。
确定你在,我才能安然入睡。
小孩二岁的时候,有一次,二哥单位值班不能回家。临近晚上睡觉的时候,小孩突然说,“妈妈,我们把爸爸的衣服晾到窗外吧?”“为什么呀?”“因为这样坏人知道家里有爸爸在,就不敢进来。”
这是小孩对关系的第一次认知,我们和爸爸的关系,我们和坏人的关系,爸爸和坏人的关系。我清楚的记得当时我有多骄傲,半夜给她爸爸打电话,她爹的反应更是嘚瑟的要命。
我们之所以在群体交往中紧张,就是因为各种担心和不确定的安全感,让我们suffered from (遭受)acute persecution mania(被迫害的妄想)。
当你的自我消失的时候,才觉得我们的融合。这是我们对于知己和爱人的体验。因为一体,所以毫不费力,吃得香睡得着,一生安稳。
完美关系带来的身心的愉悦必然充满着力量,充满着善意。
武志红老师举了一个著名的事例。德国铁血首相俾斯麦的严重失眠被施文宁格医生治好的故事。
施文宁格医生治疗俾斯麦失眠的方式。在当时看来令人费解。在俾斯麦入睡前,他守候在俾斯麦床边,守护着俾斯麦入睡;睡着后,他才离开;第二天俾斯麦快醒来时,他又守在其床边,这样俾斯麦醒来后,第一时间看到的,是同一个人同一身打扮出现在他眼前。如此几次后,俾斯麦的失眠被彻底治好了。
这和我们哄宝贝睡觉是一个道理,善意、耐心和力量让一个人安心的摘掉他/她防御的面具,就像踩到了棉花糖,全身松松软软,毫无攻击性,带着莫名的舒适。
你在,所以我存在。圣经中的“你”指的是上帝,而心理学,则把它放到了关系中。
所以,不要以为你可以轻易独自存在。
你的力量需要被鼓励,你的光辉需要被看见。这份“鼓励”,这份“看见”,必须由一个重要他人(自体客体)所给予,并且要相对稳定的发生,才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知己与爱人如此重要,原因来自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