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按部就班没有压力和动力的环境中不觉已经颓废了好几年,不思进取的思绪就像毒瘤一般挥之不去。发觉想要恢复斗志也十分困难,做与不做的想法持续在脑海中斗争,此起彼伏,改变的确来之不易,稍有不慎就会依旧滑向懒惰的深渊,舒适区之所以叫舒适区,就是它会让人产生麻痹大意,诱导你不作为。普通人大抵如此,如果无法克服惰性,不去求变,仅凭运气十有八九都还是在原地踏步的不进则退,到头来终究只是变成了一个老去的你的样子,并不是你想要的样子。
每当按照计划应该去做今天的事情时,耳边总会有一个声音对你说,下午再做吧,下午又听到它说,明天再做也不迟,就这么一推二、二推三、三推无限懒癌循环,just older!这只是自己对自己的态度。
关于别人对待自己的态度,冯仑有 个总结的段子如下:有一个局长,工作非常繁忙,一天早上忘了拉裤链,红裤衩露了出来。到单位后,女秘书找她签字发现了问题,但识趣的一闪而过,底下办公室主任来向他汇报工作的时候也发现了问题,但是考虑到往后的升迁,仍然没有提醒。此后,开班子会的时候,副局长看到也不敢点明,“局长快到站了,如果这次提醒他,想接班也难了”。再之后的党组会上,纪委书记刚想提醒,边上就有人暗示他不要说,“这是生活问题,不是纪律问题”。直到下班时,他的司机发现了问题,嘴上没说,用手给他指了指,局长觉得没面子,自己拉上了,一周之后,司机被炒掉了。冯仑自己总结,每个人都知道问题,但每个人都不去纠正,他们不是为你好,而是为自己好。就像企业的转型,如果你自己不积极转型,别人为了自己舒服,也不会施加压力让你改变。可见,不管自己,连环境也都大抵如此,如果你是在机关或者国企工作,那么更是每个人都不求改变,也不愿去帮助别人改变,眼睁睁的看着自己一步一步颓废下去,这其实是很让人恐惧的一件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原则不光坑了别人,也坑了自己,大多数人殊不知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也在被围观之中。回首这几年所在单位的点点滴滴,竟如这段子所说般完全如出一辙,这不是神预测,这只是一种实际情况而已。
去改变,很难很难,如果不彻底逼着自己转变,耳边的那个声音一定会将你打败。当整个人步入黑暗之中时,连影子都会离你而去。
这是在简书的第二十一天,据说二十一天都能每天坚持去做一件事,就能形成习惯,但是我想说,即使过了二十一天,今后如果你不经意间又断了,那么一切都还是会归于原点重回原地。每一天都是崭新的,人的一生平均也不过最多2万6千多天而已,再多的都是你赚的,让每一天都有意义,才会对得起这些天,在能去改变的时候一定不要妥协。
段子中,冯仑也讲到企业转型的三条路径:第一是像梅兰芳,腔调变了但人没变,第二种是像蔡康永,行为变了,但家伙没变,第三种是像金星,“昨天大哥,今天大姐”,彻底的转变。企业尚且如此,人也更应该去不断追求真实的自己,去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而不是活成别人想要你活的样子,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希望这仅有的一次要为自己而活,让自己的人生多少有点意义,虽不轰轰烈烈,气荡山河,却也铿锵有声,无悔此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