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看完了余华的《活着》这本书。这本书看了会让人哭,但是能给迷茫的中年人指点迷津,给处在困难中的人精神支撑。
书中主人公福贵经历着一场又一场的打击,仍然顽强的活着。年少过了一段少爷的生活,无法无天,把老爹气死;青年时期历经打仗抓壮丁的生活,幸运的是没有被打死,死里逃生回到了家,可是母亲去世,女儿失聪。战争结束后,经历了人民公社,大食堂等特殊历史时期,经历了缺粮少食的生活。日子稍有好转,儿子因为给校长献血亏空而死,妻子软骨病越来越严重。瞒着妻子埋葬儿子让人泪目。失聪的女儿好不容易找到了爱他的二喜,二喜也孝顺岳父母,疼爱妻子,本来以为幸福生活终于来临,但是女儿却因难产而死,妻子经受不住打击,也随女儿而去。二喜带着孩子没几年也出事故逝去。只剩了外孙这个精神寄托。最后外孙也因生病吃豆子被撑死。福贵的一辈子,求得福就够艰难了,更别说贵字了。
活着,这个词语充满了力量,活着意味着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福贵的伟大在于他承受了很多苦难,但是苦难没有把他压垮。
人的一生,都是按照自己认定的道路寻找方向,也许我们是对的,也许我们是错的。或者有时候对了,有时候错了。就像古罗马人所说的,出生之前和死去之前,我们谁也不知道在前面的时间里等待我们的是什么。
主人公福贵经历了多于常人的苦难,如果从旁观者的角度,福贵的一生除了苦难还是苦难,其他什么都没有;可福贵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讲述自己的一生时,他的苦难里立刻充满了幸福和欢乐。他相信自己的妻子是最好的妻子,他相信自己的子女是最好的子女;还有他的女婿和他的外孙……还有一起生活过的朋友们,还有生活的点点滴滴…...
俗话说,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当教育理想和现实发生冲突时,当教育大环境被一些人故意抹黑时,当教育外任务额外多时……我们会烦不胜烦。但我们和福贵比比苦难,是不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也能让我们振作起来?
面临困难,我们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办法总比困难多。面对困难,我们可能会消极一阵子,伤心一阵子,消极伤心之后,抹抹眼泪继续前行。我们有孩子要养育,有父母要养老。希望所有老师都安好。
《活着》这本书告诉我们,生活是属于每个人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过好自己当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