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记得,大学读的第一本书是余秋雨老先生的《文化苦旅》,虽然是随笔,却是一本透着感悟的书,在山水风物中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在认识之后引发的思考,一场人生的旅行,一次思想的盛宴。
认识,大多是建立在看见的基础上,我们走过一段岁月,读明白了光阴的真谛,并能在其中悟出属于自己人生的道,这就是认识论。
这段旅程,余老先生称之为文化苦旅,带着一种席卷而来的历史底蕴,之所以苦,是因为任何文化的诞生和绵延,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在中国大地上尤为显著,那段苦涩和辉煌的回忆,恰恰就是一个民族的积淀。走过这段岁月留下的痕迹,看到千疮百孔的遗迹,引发了作者内心的一种呐喊。
我们达不到老先生的境界,为中国文化呐喊出声,体味生命的真善美。但我们可以做一个文字上的苦行僧,带着一份求知的渴望,通过文字去苦行,领悟文化的魅力。
■ 认知
认知和实践相连,我们不妨看看几个非常有趣的比喻:如果你喜欢踢足球,实践就是不停去踢球,认识就是如何踢好球;如果你喜欢做饭,实践就是不停去做饭,认识就是如何做好饭;如果你喜欢看书,实践就是不停的看书,认知就是如何看好书。
这个世界在到来之前,对于我们,往往是不可知的,它身上的故事犹如谜团一般等待揭开,那一片繁华疮痍背后的倾诉,都需要我们走近聆听,这是一种美。对于站在原地的我们,这份未知,既是一种迷茫,又是一种渴望,认知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迈开脚下的步子。文化的认知、传承,是异常艰难的,靠的不是我们读几本书、看几幅照片,是我们切身的一种体会,文字是我们撬动文化的一个支点,这个支点越有分量,文化展现在我们眼前的面貌越清晰,我们想掌握知识的增量,首先应该去面对、认识这片真实的世界,写好属于自己的文字,然后再来思考余下的问题。
■ 坚持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五人历经九九之难,取的真经,弘扬佛法。在一路的劫难面前,唐僧靠着一份执着,感染了个个法力通天的徒弟,最终组成一个坚不可摧的团队,是信仰的力量,也是坚持的力量。
苦行的人总带着一段长长的旅途,余老先生足迹遍布华夏,写下呕心之作,感染了很多读者,这也是一份坚持的道。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小看坚持的力量,不能小看行动的价值,我们今天的三五个字的感悟,廖廖几行的体会,可能会在时间的作用下,变得宝贵,有一天,它会是化解难题的妙方。我们需要一份坚持,正如余老先生的思想苦旅,孕育一颗强大的内心。在通往思维和觉醒的路上,我们多一份坚强、坚毅,这段坚持的痛苦可能会透着淡淡的甜味。
■ 领悟
小的时候,看见小猫抱着吃剩的鱼骨,我们就认为猫喜欢啃骨头,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发现真相并不像自己所想,猫抱着骨头,是因为骨头上残留着的鱼腥味。
在我们的一生中,外界给我们呈现的往往都是一个牵引,如果我们按部就班,得到的恰恰就是一种表象。我们很少去思考背后的故事,这就是一种领悟,只有通过表象的牵引,看清事物的实质,才能算真知。做一个文字的苦行僧,不是天天的咬文嚼字,而是通过文字感悟生活,领悟文化,要通过一路的跋涉,去感悟艰辛背后的真谛,而不是简单的苦和累。余老先生,带着一种情怀,通过一种随散的形式,将一路行程变为一种内心的所得,一次生命的体悟,就是看到了最本质的东西。
■ 修行
佛陀未成佛前,曾经有六年的苦修。在当时的印度这是非常流行的一种悟道方式,衣不蔽体,吃很少的东西,住在洞穴里,用种种非人的方式,折磨自己的身体。他也不例外,在六年中,住在一个山洞里,每天只吃一粒芝麻,形销骨立,虽然他以坚强的意志持续苦修,但始终没有悟道,最后他意识到苦修无助于心灵的解脱,应当放弃,便开始漫长的修行,最终在一颗菩提树下证得无上正觉。
苦修不是道,修行也不只是吃苦。少了实践的思考往往不能帮助我们悟得方法论,在苦行僧的世界里,身体和灵魂都应该走路上。写文字是一个清贫活,是人性的一次碰撞,是内心的一次独白,是生命的一次远征,需要不断强化我们的内心,走出封闭的状态,感受生活种种冲击,一路前行一路修习,让笔下的字多一份厚重感,让每一份领悟多一份支撑,这才是修行的真谛。
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决定我们生命的长度,但却可以用力攀登思想的高度,从做一个文字的苦行僧开始,窥探文化的碎片,让生命活的更加明白和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