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呀,我是二宝妈小月娟~
育儿路上,我们都希望培养一个自信有内驱力的孩子。
但现实中,孩子写作业做事拖拉磨蹭,不催不动,什么事都要妈妈提醒。
正如我现在面临着这样的挑战,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每次都需要三催四请才写作业,我很苦恼甚至抓狂,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在读《自驱型成长》这本书时,我才幡然醒悟,教育孩子应让他独立思考,让孩子拥有内驱力,对生活有一定的掌控感。
鸡蛋,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
最理想的教育不是外部的压力来推动孩子,而是激发孩子内心深处的学习动力,即内驱力。
让孩子从逼着学到主动学,最好的教育,是家长要唤醒孩子的内驱力,让孩子自发的想要进步,向上。
01.保护孩子学习兴趣激发内驱力
内驱力,是一种孩子内心、推动他们自发追求知识和成长的力量。
它由兴趣,好奇心,成就感,自我效能感等多种要素交织而成。当孩子被内驱力驱使时,学习将不再是一件苦差事,而是充满乐趣与探索欲望的旅程。
心理学家德西做过一个关于孩子学习兴趣的实验。
第一次,他让所有参与实验的学生都做一些有难度的智力题,孩子们的积极性,没有太大差异。
第二次,他把学生分成两组,其中一组每完成一道题就能得到一美元报酬,另一组没有报酬。
德西吃惊地发现:得到奖励的一组学生刚开始很努力,但很快就没有了兴趣,而没有得到奖励的那组,反而一直兴趣浓厚。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
学习本身是会给孩子带来成就感和兴趣的,如果我们再给孩子施加一层奖励,只会适得其反。
比如滑雪冠军谷爱凌,她从小就接触了多种运动项目,但她最终选择了自由式滑雪作为自己的专长领域,其实这并为偶然,而是她对这项运动的深厚兴趣。
我们可以鼓励孩子多尝试,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和热爱所在,使孩子产生内在动力进而追求卓越。
02.提高孩子专注力激发内驱力
我们都知道专注力对于孩子的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而提升孩子的专注力,可以更好的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教育学家奈德在《自驱型成长》一书中,分享了一个关于专注力对自我驱动力影响的小测试。
第一次,他给学生们留了一些练习题,自己安静地陪在学生们的身边。
第二次,再给那组学生留同样的题,但营造了紧张而焦躁的氛围。
实验的结果显示:学生们第一次的整体成绩是最高的,因为他给孩子们平和而有力量的感觉,学生们内心更安定,不会担心随时被批评,就更投入到思考中,
而当周围的环境是紧张的,孩子会有一部分精力来担心,他们的注意力不集中,状态也会变得消极。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
尽量给孩子营造安全感,减少孩子的紧迫感。
比如跳水冠军全红婵,在日常训练和比赛中主动的提高自己的专注度,有效的屏蔽外界的干扰,这种专注度激发了她的内驱力。
我们在陪伴孩子时,可以在孩子身边做自己的事情,当孩子有所需求时,我们再给予帮助。
最后的话
内驱力对于孩子来说,正如《小王子》中作者圣埃克苏佩里说过的一句话:
“如果你想让人们造一艘船,不是雇人去收集木头,不要发号施令,也不要分配任务,而是去激发他们对海洋的渴望。”
唤醒孩子的内驱力,是一场需要家长耐心和智慧的持久战。
而一旦成功,孩子将拥有持续一生的学习动力,成为自律优秀的个体,这正是我们教育的真正意义与价值所在。
最后,相信我们的孩子会越来越好,我们的家庭和人生会越来越幸福。
作者介绍:我是小月娟,90后二胎宝妈,终身学习者。专注女性成长及育儿干货。
关注我,育儿路上,我们一路同行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