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在一片哀叹声中说出了他破敌的方法:敌人的船只虽然大,但机动性不好,利用自己船只的灵活性,是可以击破敌人的。
第二天,徐达率领舰队开始突击。他带领前军前进,在靠近陈友谅前军后,发动了突然袭击。
陈友谅军大为慌乱,万不料对方竟主动发起进攻,急忙派出舰队迎击,此时,徐达的舰队突然分成十一队,从不同角度围攻巨舰。巨舰行动不便,顾此失彼,无法打退徐达的攻击,而徐达军乘势攀上其中一条巨舰,杀敌一千余人,并俘获该舰,陈友谅前军被打败。
在初期的失败后,陈友谅及时整顿了舰队,发挥巨舰的优势,利用火炮发动猛攻,连续击沉朱元璋军几十条战船。
双方回到了僵持状态。
此时,陈友谅军即将发起一次出人意料的攻击。
张定边,勇猛善战,是陈友谅的儿时伙伴和死党。陈友谅一生多疑,唯对他极为信任。
在战局出现僵持状态后,张定边决定实施他的行动,率领旗舰和两艘副舰驶出,两军都以为他是出来巡航的,谁知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张定边率领他的舰船一刻不停,直接冲向朱元璋旗舰!百万军中取元璋首级!
朱元璋连忙命令船只躲避,谁知由于转舵太急,船只竟然搁浅,朱元璋眼看就要当俘虏。
千钧万发之际,不远处的常遇春拉弓搭箭,一箭正中张定边。张定边无力指挥战斗,就此退出。
第二天的战役结束,这实在是惊心动魄的一天。
当天夜里,陈友谅召开作战会议,他认为要发挥自己战船的长处,就必须保证集群突击,于是他创造性(自认为)地想出了一个主意:把船只用铁索连起来(眼熟吧)!
第三天。朱元璋先攻。此时,陈友谅的铁索连环舰队发挥了巨大的威力,绵延竟有十里之远,望之如山。
朱元璋连续派出三支舰队轮番进攻,都被打败。眼看这样下去就会全军覆没,部将郭兴建议:用火攻!
朱元璋立即布置,命令七条船装载火药,并把稻草人穿上盔甲,摆出动作,组织敢死队操纵船只,并派人接应。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苦苦支撑,到了下午三点,奇迹发生了。东北风起!
朱元璋随即命令,火船出发!火借风势,风助火威,陈友谅的战船铁索连江,无法脱离,顿时陷入一片火海。朱元璋趁机发动总攻,一时间,杀声震天。
正在休息的陈友谅立刻出舱察看,此时的鄱阳湖火光映天,血水横流。他的数十条战船已全部被焚。
他召集了将领们,用发红的眼睛看着他们:“虽然我们今天战败,但胜利仍然属于我们!”
自信来自情报,他得知,朱元璋的旗舰被刷成了白色,只要集中所有的兵力攻打白色战舰,杀了朱元璋,就能获胜。
第四天。当他到达战场,顿时目瞪口呆,一夜之间,朱元璋军队的很多战舰都被刷成了白色,再也认不出哪个是旗舰。
还没等他愣完神,对方已经发动了总攻,朱元璋军异常勇猛,大量使用分船战术,利用陈友谅巨舰运动不灵活的劣势,连续击沉多艘战舰。
陈友谅惨败,被迫退守鄱阳湖西岸的渚溪。此时,他手下的左右金吾将军投降了朱元璋。
陈友谅听到消息后,下令凡是抓到朱元璋的士兵和将领,就地处决。
而朱元璋得知后,却下了一道相反的命令,凡是抓到陈友谅军的俘虏,一律好好对待,然后放走。
这两道命令彻底断送了陈友谅的军心。士兵们纷纷逃亡。
陈友谅与朱元璋大战三十余天,也没有等到任何机会,相反,他的士兵却是不断地减少,将领们也不再为他效忠。
八月二十六日,陈友谅率领军队撤退,他选择的突破口是湖口,拼死作战,损失惨重,才勉强打开湖口通道。他终于松了一口气。
但朱元璋不会放过他,亲自率领十余万人追来。
陈友谅闻讯,亲自站在船头指挥作战,也就在此时,一支冷箭射来,穿透了他的头颅。
一切就此结束了。
历时三十六天的鄱阳湖之战,奠定了朱元璋问鼎天下的基础。鄱阳湖之战也作为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战役之一而载入史册。
陈友谅死后,张定边将他的尸体和儿子陈理抢回,并带回了武昌。
1364年二月,朱元璋亲自赶往武昌督战。张定边不愧是抓住时机的老手,眼看形势不妙,就带着陈理投降了。
朱元璋终于战胜了这个他最头疼的敌人,陈友谅。“天下足定矣!”
值得一提的是张定边,他把对陈友谅的忠诚保留到了最后,拒绝了朱元璋的任用,出家当了和尚。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似乎要和朱元璋斗气,活到1417年才死,年一百岁。朱元璋死后,他还活了二十年,也算是给陈友谅报了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