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在一些人的眼里,诗人还是一个比较神秘的物种,印象中的诗人总是感时伤怀、多愁善感,其实这是对他们的一种误解。相比来说,诗人并不比现实生活中的其他人更加多愁善感、更加诗意。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的生活其实都是很平凡的,诗人们也一样,只不过是他们比其他人更加敏感罢了。
我常想,如果说把人的生活状态加以归类的话,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正常状态,一种是敏感状态。正常状态下,我们并不会轻易被感动,也不会轻易去相信美好。一个原因是生活中的许多感动和美好,我们视而不见,缺乏一种真切的体验。另一个原因是我们并不缺乏体验,也容易被感动、容易去相信美好,但是在看过了许多风景之后,读懂了许多人性之外,我们变得开始老成持重,变得麻木。这个时候的我们可以称之为情感免疫,因为受过伤,有了抗体,所以并不会被情感轻易攻破。
而我们的另一种状态则是敏感状态,敏感状态下,我们往往会被他人或自己的一些小行为而感动,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我们情感缺失的时候,失恋、分离或者诀别。因为缺失,所以我们急需要填补以使其完整,也恰恰是在填补的过程中,我们容易被感动。
但是对于诗人来说,他们只有一种状态,那就是敏感状态,诗人在任何时候都容易被感动,生活中一些普通的事情很容易就能触碰到他们心中最为柔软的地带,他们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看透了世间险恶却还依然相信有美好存在的群体。他们热爱生活,他们敬畏生命,他们感恩生存,他们拥有一颗永远不变的赤子之心。他们从每一个细小的触点去开始感悟,去点燃心中最敏感的部位,然后通过诗来告诉别人他们的感受,也希望别人能够通过他们的文字体会到他们的感动。
一般来说,我们在正常状态下并不十分理解诗人的行为和情感,但是等到我们处于敏感状态的时候却又是那么地容易把诗人视为知己。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失恋,心情低落敏感的时候,容易听懂以前从来听不懂的歌词,看懂原来从来不曾看懂的诗句,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只是感觉到了,所以就懂了。
写诗的人都知道,对于诗人来说,灵感很重要,而灵感的来源,我以为一是来自于诗人对于生活的无尽的热爱,另一就是诗人对生活非同一般的敏感。这里的敏感并不是多愁善感,很多人误以为对生活敏感的人一定会多愁善感,其实并不是。多愁善感的人多的是对生活一种抱怨和消极,但是敏感的人多的是对生活的一种热爱和激情。因为在我看来,对生活敏感的人更能够容易对生活产生感恩的心理,他们更懂得付出的意义。
在诗人的世界里,身边的任何东西都是会说话的,他们各有自己的语言,而诗人恰恰能够听得懂。诗人能够听懂得风,知道里面藏了多少思念;诗人能够看得懂雨,知道里面融了多少惆怅。诗人高兴的时候常常喜欢用文字助兴,诗人伤心的时候也喜欢用文字来排遣,就这么一尺宣纸,便盛下了诗人所有的情怀。
——本来夜已深沉,是该睡去了,并不打算提笔了。但是睡前随意翻了翻枕边安意如的《聊将锦瑟记流年》,连序言都没看一半,就忍不住想写点东西,于是披衣而起,提笔记下。
2015年4月18日星期六,于深夜,有雨敲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