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一共有16节课,幸好是一个课头,而且是上了十多年的古代汉语。由于学校专业的萎缩,这有可能是最后一次上这门课。
今天是第一次课结束,主要讲授《绪论》当中的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古代汉语,以及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学习古代汉语的第一大点——从文化遗产传承的角度来谈学习该课程的目的。内容较为抽象,且逻辑性强。
15级一共4个文科班,班级人数相当,课堂的积极性和呈现的效果基本差不多。在完成两个教学班的任务之后,我觉得自身口语表达的逻辑性和连贯性需要完善,比如从“古代汉语”四个字的导入上,“汉”的字义介绍有些牵强,它与前面内容的铺陈,以及后面内容的启发,都显得异常突兀。再如从文化遗产的角度来谈学习古汉语的目的,举了一些例子,初衷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古代优秀文化传统。然而《静夜思》的“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存”,这两个例子表现的是字义的演变和炼字的过程,放在理解传统文化的介绍上值得商榷,最好有待调整。《冯谖客孟尝君》的“食无鱼”,我只匆匆的举证了“鱼”在饮食文化,祭祀以及“姜太公的典故”,三个例子不成体系,难有说服力。并且冯谖提出“食无鱼”只是一种对待遇的诉求,而我从音义的角度,提出“鱼”与“誉”谐音,反映的是冯谖对自身价值的渴求,是否尊重传统文化和史实呢?应该重新考量。
所以在后两个班的教学过程中,我直接就从《论语》进行举例,一者书上有原文,二者选文档中对孝道和慎微慎独的思想的体现,值得学生有所了解。这算是权宜之计,临时专场来跳过不恰当的举证。
那么,如何提高口语表达的逻辑性和连续性呢?我觉得首先得备好课,起码要打好腹稿,表述的框框事先就应架构清楚。其次是从听众的角度,对所举的例子进行求证,必须让自己信服。再者必须多阅读,多摘录,使自己表述时可以借用的素材越来越多才行。
以上课后反思,暂且记之,引以为戒,力争不二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