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都不后悔求学时期的我曾投向您的那热望的目光,那追随着您前进的身影而奔跑的姿态。那代表着当年的我对一种较高的理想目标的追求。没有了这种追求,便没有了我一直坚持走向的那块精神高地。
敬爱的杨老师:
您好!十几年未写信给您了,原谅这么多年来我没能向您致以问候。但这并不代表我没有想念过您。我是一凡,您可还记得这个名字?
是的,我是一凡,十八年前您本科毕业即留校教写作学的第一批学生,曾与您有过书信往来的的学生之一。
我至今仍然很感激您当年给我的直接或间接的、本意或非出自本意的激励与刺激,让我能更进一层;虽然那时的我耽于幻想不切实际,但您给了那个时期的我很大的耐心,这是我感激您的另一个方面。
我有时会在想念您时上网搜索您的名字,看一看百度上您的资料和照片。我为您事业上的发展由衷地感到高兴。互动百科上有一张您的照片,旁边巨石上有“起点”两个字,我总觉得您往那一站,那两个字便成了“超然”。
虽然您一路考研读博又回到大学任教,且到后来还带研究生,是我一直以来望尘莫及的对象。可是,我一直都不后悔求学时期的我曾投向您的那热望的目光,那追随着您前进的身影而奔跑的姿态。那代表着当年的我对一种较高的理想目标的追求。没有了这种追求,便没有了我一直坚持走向的那块精神高地。
在我上大学期间,在您读研离开我们之后我们通信期间,我曾写下了一首小诗,表达我当时对您的情感。
致白桦
你站在
你的高原上
向我挥手
我用我
朴素的歌子
铺一条 通向你的路
而你却
永远在我的前边
不停地走
遥不可及
杨老师,在通信过程中,不知道您注意到没有,我对您书面上的称呼,由一开始的“您”到后来朋友间的“你”,再到现在的“您”,看似有了亲疏的变化,但内里更有敬意的叠加;由一开始的“杨老师”到后来信中的“Mr.young”,再到“杨”,如今又回到了“杨老师”,我认为是到了禅宗中的第三层境界了——“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只是这山,这水,绝不是我刚接触时看到的山和水了。
您给我写作方面的教育、指导和鼓励,让我的写作发生过质的变化,但于您来说,许多事或许不记得了。
有一次写作课堂上,您让我起来读我的某篇您给打了高分的作文,在上百人的课堂上,我的声音太小了,您过来一把“抢”走了我手中的作文,回到讲台上您亲自给读完了。这事,我记得。
在我的一篇题为“万水千山总关情”的文章里,有一处我引用《论语》里的话写反了,您批阅时发现了这处错误并给改了过来:“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尚记得那篇文章后面有您引用刘勰的话作为评语的遒劲有力漂亮潇洒的字:“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您还给打了九十分的高分。这事,我记得。
您考研离开以后,我以当时的笔名“一凡”与您保持通信往来时期,曾给您寄过我们文学社办的刊物。作为校文学社社长,这份我用五笔打字亲手录入的刊物里融入了我的许多心血。您看了后来信说让我多找一些我自己写的诗文汇集给您,您可以帮我出书。虽然我惭愧于自己作品的数量与质量,终未能向您交上这份作业,但您的这番话让我多了信心,让我大受鼓舞。这事,我记得。
我的写作一直是即兴居多,有感才发。所以这十几年来我都没能有意识地主动写作,向外投稿,或者出书。仅在单位校报上、本市晚报上发过一些,多年来也一直忙于主编自己的一份文学周报《梅子树下》给学生看。这几年也在网站上开了专栏,断断续续地写作。以后若有出书的机会,还想请杨老师您帮我作序呢。
在回忆与诉说的过程中,我仿佛又回到了跟您通信的那个年代,又回到了那个虔诚的时刻,又找回了那个表面自傲内里自卑的我。您帮我度过了那个艰苦的阶段,您帮我渡过了那条精神之河。我想说声“谢谢您”,在我生命中的这一刻。
说实话,这么些年来,我也不是没动过去寻访您的念头的。哪怕是现在,我也还是想再见见您。但我怕会再留下遗憾,一如1999年的冬天。我专升本考到聊城后由于水土不服身体欠佳,满脸长痘。但我竟在那段时间去济南您正在读研的山师找了您。当时还有邱姐姐、文明兄、义朋弟三位同学陪同,那天我没戴眼镜(当时近六百五十度的近视,现在七百度了)。您从宿舍里出来,我们几个站在楼下聊了一会,也不过是听你们说话,腼腆的我既看不清,又不怎么说话。那次我也没看清您的面容……所以那次的见面让我引以为憾。
咱们最后一次的见面是2004年夏,在济南。一晃已经过去了十数年。那个暑假我刚送走了一届学生,在济南闲住期间与几位老同学聚会,听他们说起您还在山师,我便鼓起勇气去探访了您。您待我如老朋友般自然和气,但当年的我仍然比较腼腆,光听您说话了。
想一想,十多年前的我仍然不成熟;如今又提笔给您写信的我,也是如此。
现在,我们都老了……
无论如何,还是那句话说得好:相见不如怀念。
杨老师,我没有勇气把这封信寄给您,却有勇气发在我的专栏上,希望您能有机会看到。
切盼大安!
一凡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