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文开始前,先举个大家都听过的例子:某人半夜在家看恐怖片,越看越觉得害怕,当影片结束要准备睡觉的时候,看着周围黑漆漆的一片,开始脑补各种画面,越想越觉得恐怖,紧接着就会打开灯,然后开始辗转反侧,并给自己心里暗示,哪些都是假的,电影嘛就是为了烘托出这样一个氛围,随着一遍又一遍的心理暗示以及瞌睡虫的侵袭,心理慢慢脱离了原先对于未知黑暗中瞎想的恐惧感。
从这么一个很普遍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人对于未知事物具有第一反应的恐惧感,进而引发后续一系列的心理动态的变化。接下来,让我们看看这些逐渐变化的心理过程。
恐惧,是一种人类及生物心理活动状态;通常称为情绪的一种。恐惧是指人们在面临某种危险情境,企图摆脱而又无能为力时所产生的担惊受怕的一种强烈压抑情绪体验。恐惧心理就是平常所说的“害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经历着大大小小的恐惧,从而心理开始产生不安、焦虑等情绪波动。这些情绪波动并非是因为我们内心不够强大,而是源于未知。因为不确定事物即将如何发生,不确定发生时会带来怎么样的影响,使得我们在心里潜意识的觉得事情可能将要朝着不确定的方向发展,在脱离自身控制的固定模式下,产生一系列的情绪波动。
于是乎你开启了你天花乱坠的联想,你的思维方向逐渐变得不受控。一般在面临恐惧的时候,人们往往想象的画面也都是五花八门,但唯一不变的是:我们所思所想中事物发展的趋势没有最坏,只有更坏。而当各种浮想联翩的画面出现在你脑海中时,你的心态开始占据这情绪的主导位置。此刻,你会开始出现心慌、烦躁,甚至有那么些许片刻的你会有一些很神经质的表现。倘若你的心态比较好,在面对恐惧联想的时候,也许你的情绪整体波动也不会表现的过于明显。
经历了恐惧的情绪初期波动,心态对情绪化的催化过程,你开始走向下一个阶段,即:认知,你也即将开启一段寻求心里恐惧自救过程。你开始走出一个人的思维圈,通过外部资料获取、他人言论、过往事实的推论,开始对“恐惧”的起源与初始过程进行一个较为理性化的分析过程,利用事实来推翻恐惧给你造成的情绪波动,进而走出心里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