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更了一天,一是为了完成我的论文。二是在整理思路。
赛事介绍,目前学校里参加的人数较多的比赛有以下:
1、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赛)
2、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美赛)
3、全国大学生电机工程杯数学建模竞赛(电工杯)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赛)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课外科技活动之一。该竞赛每年9月(一般在上旬某个周末的星期五至下周星期一共3天,72小时)举行,竞赛面向全国大专院校的学生,不分专业(但竞赛分本科、专科两组,本科组竞赛所有大学生均可参加,专科组竞赛只有专科生(包括高职、高专生)可以参加)。
注:19年这次的比赛是在9月12日晚上6点开始的。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美赛)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由美国数学及其应用联合会主办,是唯一的国际性数学建模竞赛,也是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数学建模竞赛。赛题内容涉及经济、管理、环境、资源、生态、医学、安全、等众多领域。竞赛要求三人(本科生)为一组,在四天时间内,就指定的问题完成从建立模型、求解、验证到论文撰写的全部工作,体现了参赛选手研究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为现今各类数学建模竞赛之鼻祖。
注:2020年美赛在2月14日开赛。
全国大学生电机工程杯数学建模竞赛(电工杯)
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以下简称竞赛)是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工数学专委会主办的面向全国大学生的科技活动。
竞赛题目一般来源于电工、近代数学及经济管理等方面,经过适当的简化、加工的实际问题,主要包括:
1.信息处理问题;
2.控制理论及应用问题;
3.运筹与决策问题;
4.电路与电磁场理论相关问题。
注:电工杯的影响力相对于前两个低,共题目,A题属于电力系统类的题目,B题则是社会科学类题目。
对于获奖率这个问题,个人认为抱有侥幸心理于事无补,比如说一般电工杯的获奖率有45%,很多人都说它容易拿奖,也就是水一水,混个奖。哈哈哈,你怎么就知道自己是45%这个区间呢?每次竞赛因为违规而连成功参与的奖都没有的同学,大有人在,要么是被判作弊,要么是论文格式不符合参赛文件的要求。
所以说,踏踏实实地准备,认真对待才是硬道理。
除了以上的竞赛,还有4月份的MathorCup,5月份的五一联赛(中国矿业大学举办的),冬天的数维杯、亚太杯什么的。不过这些我不太了解,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上网查查。
就这样水了一篇文章,下一篇推荐相关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