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咬了一口青柿子,涩得难受极了。
她说:“原来,这就是我的年少时候啊!”
人们总是切身体会过,才能理解当时的苦涩与疼痛。
那时,她正是十六七的年纪,单纯、敏感、青涩、悲观。
她是如此孤独,她没有一个知心朋友。
她一直对别人有一种不信任感,而这,对于知心朋友,恰恰是最为致命的。
敏感的她经不起玩笑,别人的一句寻常玩笑话,她会想得很多,并通过情绪以及语言表现出来。
久而久之,没有人愿意再和她开玩笑了。
敏感与对别人的不信任大概来自于她的家庭,她的父母总是吵架、打架。
这些仿佛一个巨大的阴影,笼罩着她的情感,笼罩着她的认知。
她包裹了自己,像一只茧蛹。
里边的窒息与孤寂恐怕只有她自己知道吧!
或许太过痛苦,她挣扎着,试着去改变。
虽然迈出第一步无比艰难,但一旦咬牙迈出了第一步,未来会更好。
她开始坚持写日记,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人,反思自己白天言行是否妥当。
她也开始逼迫自己去试着信任身边的熟人。
很快,她有了一个知心朋友。
她们彼此为镜,彼此包容,成为一生的朋友。
走入人群,人才会成长得更快啊!
再青涩的柿子也会成熟。
她渐渐地懂得谅解自己,懂得与他人和解。
也学会了接受,接受那些不圆满的,并且有相当的能力把残缺变成美。
后来,她成了一名幼儿园老师。
她曾经从黑暗中走出,她知道如何将阳光播洒,如何将光明珍藏。
世界岂不是又多了一个好园丁?
我们都知道她的成功走出与她的勇敢、坚强分不开。
我们记得她的一条说说:“与其说我爱上了光明,不如说,我爱上了点灯的自己。”
只有光明才能驱赶黑暗,我们不能使太阳永驻。
但我们可以自己为自己点一盏灯。
既有了温暖,更有了光明。
陌生人,我们做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