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们生存的地球是一个极具包容性的星体,一些生物在这里不断地进化发展,从水生生物到到陆地生物,最后又变为两栖生物,它们随着地球的变化努力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已达到适应大自然优胜劣汰的目的。
但是地球上仍然在不断地出现灭绝以及濒临灭绝的生物,在这其中我们最为熟知的当属消失了6500万年的恐龙,古生物学家利用化石让人类知晓了恐龙的存在,同时也让化石研究的过程反映出其它古生物的之间的联系,例如日渐稀少的猫科动物。
说起这些大猫你会想到哪些动物?豹、狮、虎还是猫?其实猫科动物的种类有很多,在经过了几千年的重大而高度多样化的辐射演化,也仅仅只有7个大型物种存活至今。分别为现存的豹属(狮、豹、虎、美洲豹和雪豹)、猫属(丛林猫)和猎豹属(猎豹),美国自然博物馆著名古生物学家艾伦·特纳将在《大猫和它们的化石亲属》一书中利用这7种现存的猫科动物结合化石研究重现这些大猫与它们的化石亲属。
这是一部具有极高的科普教育意义的古生物研究书籍,它将从全球背景下追溯猫科动物的前世与今生,重现猫科动物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是如何演化、发展、灭绝与存续,从化石研究记录中分析它们的生活习性、生存技能,带领我们从解剖结构中窥见大猫的演化史与生命史。
我们为什么要从化石中去了解大猫和它们的化石亲属?其实原因很简单,在这个地球上曾经生存过许许多多的生物,但大多数生物随着时间的流逝,地球的变化已经绝灭在很遥远的年代,它们的骨骼、牙齿与地质沉积物相融,逐渐形成了生命的遗存——化石。
它不仅记录下当时生命体的生活遗迹、生存环境,甚至能完整地展现出绝灭生物的整体框架。我们可以通过化石的年龄来分析生物绝迹时的年代,大猫的那些化石亲属们便是通过此种方式来完整再现那些绝灭的至少8属24个物种的大猫亲属。
或许有人会有疑问,从剑齿虎亚科(后猫族、锯齿虎族、刃齿虎族)到猫亚科(猫族),大猫们几乎是立于食物链的最顶端,为何仍摆脱不掉灭绝的命运呢?全球气候极端变化,各类物种之间的更替,大猫们所捕食的物种逐渐消失,这些都是自然进程与灭绝相伴随的结果,我想这便是大自然对人类无视自然环境保护的一种惩罚吧,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只能在动物园里看到这些令人着迷又敬畏的大猫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