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罗家豆豆
01.
阿陶大一时认识阿健,那一年她19岁。此后三年彼此相伴,那段日子她从未怀疑,有一天阿健会把她娶回家。
阿健家人偶尔问他交女朋友没?他说要以学业为重。因为他知道父母反对找外地人,觉得还不到机会开口,很多次那句“有啊,她人很好,”到了嘴边又硬生生塞回去。这些话阿健没告诉阿陶,因为怕她失望,更怕她分手。
毕业后,阿陶为了阿健决定留在这个城市工作,拿到第一月工资时,阿健觉得时机成熟带女朋友回家见爹娘。
见面时倒客气,吃饭间阿健妈问,你是哪里人?
听说外地的,阿健妈脸色一凛,冷冷说原来外地的,怎么没提前和我们说。
阿健说,妈,现在不分外地本地,高铁多方便。
阿健妈说,她面相不好,颧骨高,克夫。
阿陶当场就坐不住了,又羞又恼,脸涨得通红说不出一个字。阿健妈这话不仅迷信且相当不客气,当着年轻姑娘的面就这样嚷出来。
阿健说,妈,别瞎说,现在啥年代了。谁知他妈直接扔一句: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这份轻慢和侮辱,换哪个女孩能接受。阿陶脸一阵白一阵红,终究坐不住起身走了。阿健想追,可是他妈一句“你敢去追就再也别回来,我立马和你断绝关系”生生把他拦停。
三年过去,阿陶再没谈过恋爱,心里害怕,那种连人格都受到贬低的滋味不敢再试。父母亲戚都念叨要帮她张罗相亲,她一直拒绝。
28岁那年终于想通了,将就着找个凑合的人过日子,于是见面、牵手、订婚、结婚、怀孕、生子,日子就这样慢慢过,为了孩子怎样都行。
02.
五年前,江苏的娟子,在上海工作期间跟一个同事谈恋爱,因为专业相仿共同语言颇多,国庆节带回见父母。
因是小长假,男孩父母有空一起来。娟子父母特意订上当地最好的宾馆。谁知男方父母来了还一脸不情愿的模样,口口声声说我们上海怎么样怎么样……
晚上接男方到一家特色酒店吃饭,男主妈说我们家是上海的,市区的,你姑娘嫁到我们家是来享福。话里话外明明确确表示这地方有点穷,环境有点差。
娟子妈被说的尴尬一直陪笑,娟子爸搞建筑的,跑过不少地方见过不少人,一直面露微笑听男方父母的自夸和贬低,最后把筷子一放冷冷地说:我们这虽然是江苏的地级市,但经济不差,人均收入蛮好,再说,这还是第一次见,我还没决定把娟子嫁到你们那去。
回上海没多久,娟子和男友分开,三观各方面的因素,当然也包括男主父母的原因。
三年后,娟子家的建筑公司越做越大搬到上海,娟子开始和父亲一起打理公司。认识现在的老公,外省农村人,通过校园招聘到上海某个小银行工作,收入一般但稳定,对娟子简直没话说,晴天拎包雨天打伞,还做得一手好菜。
其实三年前娟子家条件就很不错,建筑公司开得很大,之所以在上海打工是不想年纪轻轻就被框在自家公司。现在全家都挺认可老公,觉得他踏实忠厚。
前一阵娟子乐呵呵地说起一件狗血的事,那个来自“上海市区”的前男友是学土木工程的,竟然应聘到她家公司!
忍不住八卦的心问,然后呢?
然后她爸犹豫一下还是录取他,觉得过去就算了,犯不着这么小心眼,只要他能胜任工作就成。
娟子说,他妈还带着礼物上门来,其实他家在上海是很普通的工薪家庭,房子老旧拥挤,搞不懂他们当时怎么想的。
大城市的姑娘和小县城的姑娘,成长环境不同,某种程度上会有生活习惯和认知层次的差异,因为她们看到的世界、见识的事物不同,眼界略有差异也很正常,但这些并不影响她成为一个好女孩,更不会影响她当一个好妻子、好媳妇。
不论他们怎么想都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有人爱着你宠着你,不再让你看那些不必要的脸色。
03.
嫌弃女孩来自小地方的事见识过不止一次。
同学的同事小周,家境优越的独生子,认识农村来省城上学打工的女孩,长得漂亮又能干,俩人相处也融洽。但他父母嫌弃女孩农村的,最重要的是女孩还有两个弟弟。
周妈妈说,农村也就罢了,这两个弟弟以后就是无底洞你懂不?上大学找工作结婚买房都得要钱,她家那么穷,还不得你掏钱填!我们家必须找个独生子女家庭的,以绝后患。
女孩周末上门做一桌子菜,周妈妈边吃边挑剔,这个菜油少了,那个菜盐少了。女孩说,阿姨,现在都提倡少盐少油健康,你和叔叔三高要注意身体。蛮好的心意在周妈妈眼里成了典型的农村思维,逢人便说,哎,这姑娘,做事小家子气,炒菜油盐都不舍得放。
这边女孩努力贤惠,那边周妈妈到处张罗找城里独生女,小周在妈妈劝说下亦有所动摇背着女孩开始相亲。任何有志气的姑娘都会选择及时止损,所以女孩离开了。
没多久,小周娶回一个据说家里很有钱的独生女。周妈妈整天乐呵呵地炫耀女方陪嫁多少万。原来这些钱都是女方父母放高利贷赚的,周家面对高额回报的诱惑,忍不住和亲家公学放贷,从小赚到大赚,最后一笔大单对方跑路血本无归,现在儿子和媳妇正闹离婚。
同学说,挺怀念以前那个小姑娘,懂事明礼,她最后没有嫁进这样的家庭倒是一种幸运。
这样一位好姑娘,因为来自农村,因为需要负担弟弟,所以她说的做的在某些人眼里是不大气、没见识甚至素质差。她所有的委曲求全在他们眼里是费尽心机,她所有的懂事乖巧在他们眼里是极力讨好只为嫁进城。
其实,周家更需要的反倒是这样的姑娘,因为出身农村条件艰苦,她明白生活虽有起伏,但只要艰辛付出总能赢得更好的生活,她比谁都懂天上不会掉馅饼,更能和爱人一起稳稳地守住这点家业。
04.
故事中的阿陶,在她35岁那年,丈夫每日晚归,家用断断续续,她都不在乎,她在乎的只是孩子能不能快乐长大。
37岁那年,偶然在街上遇到阿健。她问他:这些年,你好吗?
很好,你呢?
我也很好。寒暄几句各自转身,没有人看见她脸上的泪。
第二年,他们不约而同平静的和配偶离了婚,然后找到彼此,最后结婚了。阿陶说,希望所有爱对的人,勇敢一点去争取自己的幸福,因为一辈子实在太长了。
那个被周家嫌弃的女孩也嫁人了,做月子时,她和儿子睡一万多块的床,老公缩在宜家特价800块的床垫上照顾她,他说我怎么凑合都行,不能亏待你和孩子。
女孩说,等孩子长大我会告诉他,当你带女朋友回家,如果俩人条件不合适,我可能会反对,因为我是你妈。但如果你不坚持,那你就不是一个好男人,因为嫁对人或娶对人比条件重要1000倍。
以前,如果你问我,那些被男方父母看不上的姑娘现在怎么样了?我一定会告诉你,她们被男方嫌弃或失恋,然后燃起雄雄斗志,化悲伤为力量,把所有时间和精力放在事业上,然后变成一个事业有成、身材有型的女神,身边追求她们的成功人士多金帅哥源源不断。
可是,生活就是生活,哪有那么多励志故事。她们都是普通姑娘,不会飞檐走壁,也没有超能力,更没有神通广大的贵人相助。
她们虽不计付出但懂得及时止损,虽苦苦追求但懂得重新做起,干好本职工作,努力做好自己,尽力活出更好的模样,将自己这部舞台剧演绎得令人欣赏。
那些瞧不上别人的准婆婆们,您想找张曼玉那样的还是刘嘉玲那样的?可您家有梁朝伟般的条件吗?有李嘉诚般的财力吗?
门当户对未必一定贤良淑德,大家闺秀未必一定持家有道。爱人们能不能过好这一生,不在出生、家庭、财力,也不在学历和背景,而在于能不能一起共同成长一起变好,彼此携手朝着共同目标奔向前。
生活总是有流年也有漂泊,有阳光也有风暴。不论如何,越努力,越幸福。
因为最终,时光都会给我们应有的回报。
———— E N D ————
作者:罗家豆豆,每天认真吃饭、努力锻炼、用心生活的园艺爱好者,努力码字,只为赚钱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