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放寒假,真的看了不少片子,不过都没什么感受和印象。到底不是每一部片子都值得纪念,还是我犯懒呢?
阿米尔汗《神秘巨星》,一个小女孩成长为巨星的过程,搜简介的时候,我就觉得大叔应该不是主演,果不其然,大叔更像是来客串的,在片尾贡献了一把肌肉,跳了一大段舞蹈。不难理解大叔的用意,大叔忧国忧民致力于用影片来反应印度社会的宗教、教育、女性等问题。但是哪怕是《摔跤吧!爸爸》这样以女性励志为题材的影片,主角还是大叔,那么依旧是男权主导的社会,反应男性的光辉。所以大叔当个配角,演绎一个小女孩和她母亲突破束缚,勇敢走上颁奖典礼的故事。但是,大段大段巨长的歌曲(真的只是曲,连舞蹈都没有。。。),冲突不丰富,人物转折太过生硬,并不觉得值得豆瓣9.2的评分。
但是,影片也折射出部分社会问题。老公,直接指出在中国,多少这样的男人,被公认为好男人,踏实努力工作,把辛苦赚的钱都拿回家,有什么不好?难道辛苦工作一天了不能够回家享受温馨的家庭环境和可口的饭菜吗?
我觉得首先要理清的前提是,无论是谁在承担着整个家庭经济,动手打人是零容忍的。如果是这一点也被允许,那么是不是只要我付了足够的钱,我想怎么打人,就怎么打人呢?这一点与现代社会的法治精神是相违背的。在确认上述前提之下,我们来逐条分析具体情况:
1、付出与回报的等价原则。一方承担全部的经济支出,另一方离开这些支出无法存活。影片中的母亲是文盲,从来没有出去工作过,她人生中最大的违逆是坚持生下了女儿。无论在女儿看来,她生活的多么痛苦,肉体上,和精神上的,但是她从来没有产生离开丈夫的念头。最基本的现实情况是,离开丈夫怎么生存。 如果我们有一个炒不掉的老板会怎么样?老板会给我发薪水,老板赚的多,我拿的才能多,我离开这个老板,没办法再生存,我会怎么做?或者换个现实一点说法,我现在还没找到合适的替换工作,我现在还并不想丢掉这份工作,我会怎么做?低下我高贵的头颅,尽可能的满足老板的需要,达到业绩目标。对于家庭生活而言,“老板”的需要是可口舒适的环境,儿女成绩优异的目标,或者其它多样化的衡量标准,那么我必须完成,以此换取“老板”的供养。
2、关键在于让自身充满价值。 根据上述公式,如果我想让我们的交换更流畅,双方更满意,我需要让自己手里具有更多的交换的筹码,也就是让自己更具有价值。我认识的家庭主妇W,不单完成带孩子,洗衣做饭的家务活动,还要坚持健身,交际,旅游,另外还不断的开发代购、烹饪糕点等各种技能。最重要的是,随时保持工作的能力,在需要的时候,随时能找到发挥自己价值的平台。我始终觉得,家庭主妇是一个超级具有挑战的职业,对于各方面综合素质的要求比普通职业的要求高的多,并且上不封顶。
影片最终母亲勇敢的出走的一个原因是,女儿已经努力的准备了一条退路,具备了可以养活自己的方式。不要让下一代承担本该由我们自己承担的重担。相信自己,你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