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70后,老公是60后,我们1998年结婚,20多年走下来经验有一点,教训也不少,趁着这个话题讲出来和年青的朋友们分享。
我的老家在东北小县城,父亲年轻时是商店职员,50多岁时下岗,母亲没有工作,靠摆地摊供我上完了大学。老公的老家在苏北农村,父母都是乡村教师,比我家条件好点有限。原生家庭条件较差,对于我们的小家建设都帮不上忙。
我老公1992年研究生毕业留在北京工作,月薪300元,1996年我大学毕业后留在北京工作,月薪500元,1998年结婚时我两的全部存款加起来只有5万元,我们没要父母一分钱,没办婚礼、没摆喜宴,老公打了一辆出租车把我接到他的出租屋,我们就结婚了,绝对的一穷二白,白手起家。经过我们夫妻二人20多年的共同努力,虽然算不上大富大贵,但我们有房有车有存款,有家有爱有女儿,生活过得舒心愉快。
总结我这20多年的经验和教训,我认为新婚夫妻首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家庭收入及资产盘点: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特点,首先要弄清楚自己家的情况。收入包括工资收入、开源收入、理财收入、公积金等,还有隐形收入也不要忘记,例如单位有没有宿舍、食堂,福利如何,这些虽然不能直接带来金钱,但是却能为小家节省很多开支,所以也应该考虑在内。收入是否稳定,加薪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不满意是否有跳槽加薪的机会,自身技能如何,能否用来开源等等。
二、家庭责任盘点:父母公婆的养老、医疗,子女的教育,是否有二胎计划,夫妻二人的养老和医疗,兄弟姐妹是否需要帮衬,都要考虑在内,明确家庭责任,有责任才会有压力,有压力才会有动力。
三、制定家庭梦想清单:在明确资产及责任的基础上共同制定家庭奋斗目标,像《小狗钱钱》里面说的那样设立梦想储蓄罐,大到五年规划、十年规划、养老规划、教育规划、置业规划,小到旅游计划、购物计划,将目标逐步分解,各个击破。
四、制定家庭财务规划:根据家庭梦想清单,制度家庭财务规划,根据4321理财法则,收入的40%用于投资、30%用于生活开销、20%储蓄备用、10%购买保险,也可以根据自己家庭的收支情况适当调整这个比例。
五、坚决执行财务规划:目标规划都有了,接下来就是开源、节流、理财、记账,夫妻二人各司其职,分工合作,考验执行力的时候到了!第一,努力学习、提升自身的能力,增加主动收入;第二,积极挖掘自身潜力、寻找开源渠道;第三,勤俭持家、合理消费,摒弃生活中的拿铁因子,早日攒下第一桶金,不管是用来理财还是创业本金都很重要;第四,养成理财习惯,有人看不上小钱,让工资躺在银行卡里拿活期利息,这是极端错误的,殊不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道理。一夜暴富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想,然而大多数人还是要靠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走下去,最终实现慢慢变富的目标。
结合我这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再给新婚家庭提几个建议。
一、买房要趁早:我家2001年买下了四环内134平米的房子,6400多元/平米,总价87万,前几天中介给我的电话说已经可以卖1500万了,翻了17倍。同年,我的单位分给我一套周转房,需要交5万押金,当时老公说手里没钱别要了,反正咱们已经买房了,我坚持要下来,现在每次回想起来都觉得这两套房子要的无比英明啊,否则那点儿钱存到现在什么都干不了,所以,年青的朋友们,刚需的话越早买房越好,不要想着等钱攒够了,攒钱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身边有一些同龄的同事当时没有买房,现在还攥着上百万住在单位的周转房里。
二、延迟享受:2004年我老公拿到十几万的年终奖,琢磨着要买二套房,当时在南三环看好了一套小户型,手里的钱刚好够首付,思来想去觉得一套房还款压力已经很大,再背上一笔房贷压力过大,最终没有买房,而是拿这笔钱买了一辆车,现在每每想起来都很后悔,当时如果买房,不说房屋增值,就是房租钱也能买辆好车了。结果买了车却舍不得买车位,当时小区周边很宽敞,车位很充足,就没有买地下车位,车位最便宜的时候4万块钱一个,而我们是2015年买了一个二手车位,花了42万,这也是没有眼光啊!而女儿同学的妈妈买了两个车位,人家停车就非常方便。
三、早配保险:我老公一直对保险很抵触,他认为保险就是骗人的,我提过几次要给他买保险他都不同意,我也就没再坚持,觉得反正有医保。然而他的工作不稳定,两度失业,现在没有工资收入,自己按最低标准交着社保,身体已经有了各种小毛病,看了几个保险产品,健康告知就不容易过,即使能买保额也比较低,顶不了什么事儿啊!最后只买了意外险、医疗险,重疾因为保费高、保额低而没有买。现在能做的只有好好锻炼、注意保养、认真理财,自己积攒养老金和医疗费。所以,买保险一定要趁早,未雨绸缪!等你意识到保险的重要性的时候就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