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教育讲座,相信日后会越来越多。毕竟,伴随着小满的成长,我们也需要不断充实自己,才能跟得上她成长的脚步。先将三小时课程里零散记录的要点整理出来,对于课程中感触较深的地方,待日后有机会再慢慢梳理。
注:本文涉及教育理念,由巴学园大李老师及阿良老师总结提出。本文由阿良老师授权发布。
核心观点:教育是一种观点;观念影响了教育;教育影响了人格。
如果将孩子的人生比作大树,树冠体现社会教育,树干体现学校教育,而树根则体现家庭教育。那么,这个树出现了问题,最应该从哪里入手解决,肯定不言而喻啊!
支持孩子一生幸福的十五项教育目标
一、使孩子成为他自己。
1、在自我意识敏感期(2岁)帮助孩子建构自我;
2、相信孩子,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去帮助他而不是替代他;
3、在与孩子交流的时候,多表达“我”,例如,对孩子说“我认为这样不太好……”而不是直接说“这样不好吧!”
影响因素:夫妻间的争吵;与其他孩子的比较;对孩子行为的不一致表达。
二、使孩子成为具有感受力的人。
每个人都有三度诞生:(精卵结合,出生)——(个人成长,社会化)——(陪伴孩子成长,继续学习)
【体验活动】成人是如何一步步剥夺孩子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与行动力,再强加上成人的意志,最后告诉他:孩子,在这个世界上好好地生活,去追求你的幸福吧!
三、让孩子建立起对人类有益的审美观。
可以听高雅的音乐;参观好的艺术展;看经典的优秀绘本;最好的方式就是带孩子亲近自然。
绘本的作用:当你不知道该如何与孩子沟通的时候,绘本可以帮助你,作为你们之间交流的渠道。比如,不便与孩子直接说教的人生道理,可以通过与孩子一同阅读绘本来让他感受并接受。
推荐绘本:《亲爱的小鱼》
四、保护孩子天然的探索精神和尝试的欲望。
注意以下几点:1、不伤害自己;2、不伤害他人;3、不破坏环境
关于自由,并非全然不管,而是给孩子有限的选择。例如:让孩子选择衣服,可以从父母认为比较适合的几件衣服里,让孩子挑选自己喜欢的;而不是让孩子在所有衣服里随喜好选择,这样一旦挑选的完全不合时宜(如冬天挑了一件短袖衫),否认孩子,反而更打击孩子的主动性。
【体验活动】母亲紧紧攥住手中的绳子(象征脐带),而孩子却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需要挣脱绳子。世间所有的关系都指向融合,唯有成熟的亲子关系是指向分离。
五、保护孩子对工作的天然热爱
推荐亲子游戏:1、照镜子;2、提线木偶
六、保护孩子的质疑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帮助孩子建构起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
忌讳两种类型的父母:1、保姆型:事无巨细的帮孩子料理;2、直接给出答案:让孩子缺乏自主思考的机会。
例: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当他开始“哼……哼……”的时候,就知道他的需求并满足他,如此,将会发展孩子“应该”的思维模式,即当他成人以后,理所应当的认为,周围的人“应该”了解他的需求,而不需要自己表达。
八、帮助孩子建构起对人类文化和大自然深深的敬畏。
推荐电影:纪录片《家园》(Home)
让我们用自身的行动来感染和影响孩子(而不是说教),让他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九、保护孩子使他们头脑清楚。
十、让孩子站立在自主(不是被奖励和惩罚驱动)的立场上进行选择和判断。
表扬孩子的正向行为,而不是概括性地表扬“你真棒!”
“你真棒!”是一种限制性信念,让孩子因为担心自己不好而失去父母的爱,面对新鲜的事物不敢尝试,或者,因为发现自己的不够优秀而认为“妈妈骗人”,从而丧失对他人的信任。
十一、帮助孩子发展对群体的兴趣和良好的社会性能力。
对于知识的学习,获取途径不同,掌握比例不同
听觉:20%;视觉:30%;又听又看:50%;讨论:70%;体验:80%;教他人:95%
十二、帮助孩子发展进入主流环境的能力。
举例:一个只纸飞机的孩子,可以将文字写在纸飞机上,引起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十三、帮助孩子发展适应环境的能力。
十四、帮助孩子建构起崇尚真理、坚守原则的人格特质。
慎独:《中庸》说:“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里的“独”,指个人独处;“慎”指小心谨慎。大意是说:一个人独处,在无人看见的地方要警惕谨慎,在无人听到的时候要格外戒惧,因为不正当的情欲容易在隐晦之处表现出来,不好的意念在细微之时容易显露出来,所以君子更应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把不正当的欲望、意念在萌芽状态克制住。其要求人戒慎自守,对不正当的情欲加以节制,自觉地遵从道德准则为人行事。
十五、帮助孩子发展抗冲突的能力。
当人处于应激或压力下,有三种应对模式:跑、斗、僵。
你如何对抗压力,你的孩子将来也会如此。
阿良老师语录:
1、现在的父母很可怜,以前(带孩子)是没的选择,现在是因为选择太多,反而不知所措了!
2、有句话说,“如果父母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还不如不教育,让其顺其自然的成长。”
3、与孩子在一起要用感觉,而不是用头脑。
4、最可怕的是,父母学习之后带有愧疚的情绪面对孩子。
5、如果你不能感受孩子,又怎么能去教育孩子!
6、经典绘本适合0~99岁的人阅读,因为在不同的年龄和认知能力下,你会看到不同的内容。
之前看到一段话,写在最后,给自己支持,也给同样注重教育的父母们共勉: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永不放弃自我成长】如果我们抗拒成长,就会把成长的任务转嫁到孩子身上。如果我们不能接纳自己,就格外需要一个令人满意的孩子。如果我们不能处理好亲子关系,心中就会希望孩子主动符合我们的期待。教育孩子的王道,是执着地栽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