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之滦州
“自古京东无双地,从来关西第一州”。素有“关西第一州”或“京东第一州”之称的滦州,是古时孤竹国所在地。
滦州,商周兴国;战国归燕;秦治时分属辽西郡和右北平郡;隋属卢龙;唐为石城、马城二县地。契丹天赞二年(923年)始建滦州。历经金、元、明、清诸代,至民国二年(1913年)裁州设县。
滦州,有着令人感叹的:一万多年的文明遗存,三干多年的历史积淀,一干多年的文化勃兴!
我们熟知的成语典故“老马识途”、“夷齐让贤“、“寻蚁求水”等,就源于滦州。
据历史记载,大辽皇后萧燕燕(史称萧太后),曾在在滦河岸边,指挥契丹军马一次又一次地攻打大宋,将大宋的江山推到风雨飘摇的境地,但最终还是没能彻底撼动宋朝江山。
坊间传说曾有18位皇帝在此驾崩,也有传说曾有18位皇帝巡游于此。至于是“巡游”后安居此地后“驾崩”,还是“巡游”与“驾崩”的皇帝并非同一批“游人”?已经无可考证。仰望乾隆御笔的“滦州”二字,你能感受到的,是历史的厚重与积淀。
有史料及碑刻记载,乾隆帝还留下过“览景目难给,千古此滦州”的诗句。看来,古时的滦州,也曾是美丽与繁华具存的所在!
“枕燕山而踏渤海,屏京津而扼关外。”滦州,又素有“滦控疆索,翼蔽畿甸,负山濒海,是为形胜”之称,曾是历史上河北第一大县。
今日之滦州古城
经历过千年战火洗涤的滦州古城,已然不复存在,但是它的辉煌、它的传说还在。
我们今天看到的滦州古城,应该说是纯人工打造的仿古城池,于2010年4月,在滦州市古城街道,两千亩的旧地旧址,三千年大河之畔,开工建设起来了这座古城。
这座盛世古城,“采撷群山壮丽构筑其骨,掬一捧滦河俊秀勾画其容。将26个民族独特风情织入古老的明清建筑,将千年北方文化融汇进这座梦想乐园。”
“细腻的北方古街博览区、丰盛的传统民俗旅游区、原生的滦河文化风景区、地道的北方美食朵颐区、悠久的北方文化传承区,本土的宗教文化朝圣区,风情的北方婚庆体验区,正宗的中国古代养生区”在古城倾情展现。被赞誉为“北方的江南小镇、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
夜幕下的古城,美不胜收。红色灯笼高高挂起,把夜色衬得份外美丽。滦河两岸的霓虹闪烁与美食烧烤,让整个古城弥漫着一股这个城池特有的味道。
中国仿古城池很多,而滦州古城之所以这么成功,应该离不开唐山滦州政府的宣传和维护吧。
我这次恰好在中秋之夜赶到了滦州古城,并观赏到了古城美丽的夜景。而“月圆中华•乐在小镇,相聚滦州古城,共度中华欢乐节”为主题的中秋活动,也吸引了不少游客。人们可以走到网红月亮下拍照打卡,享受着这距离最近的“月亮”。
滦州古城与其他古城不一样之处,便是白天可以开着车在城里面的街头巷尾自由自在的兜风看景,只是不要乱停乱放,不能把车随意停在适宜拍照的地方影响别人拍照,否则照样被贴罚单!
但是滦州古城与其他古城相似之处,就是商业化也特别浓郁。食品方面除了被划归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棋子烧饼”算是当地特色,其他日用品、旅游纪念品、各色美味美食等,与其他古城大同小异,如出一辙。
深秋的清晨,阳光洒落整个古城的大小街道,将古城映照出别样的韵味。
白天逛滦州古城的人不是很多,很多摊点也没有开门营业。
滦河蜿蜒穿城而过,河畔垂柳飘摇,绿意葱葱;河上几步一桥,半圆的小桥投映在水面,恰好形成了一个圆;岸边有人家也有商家,房屋都是仿古设计,“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古城内景点很多,比如东城门迎宾广场、关帝庙、文庙,滦州衙门、接官亭等明清风格中式古典建筑;“青龙河”、“九龙溪”等北方风格水街古镇;小吃一条街、古玩一条街、四合院客栈一条街等汇聚南北风格的各式商业街。
后记
无边光景独凭栏,渺渺红尘入梦还。时光已过万重关,尘烟飘摇三千年。
滦州以及古城的古古今今、林林总总,都已积累沉淀成了今日的人文韵角。
古街古坊古建筑,茶肆酒楼大排档, 以及密布在滦河之上的石拱小桥,都已成为古城不可或缺的景观,让人们在游览之余,品味且解读着泱泱华夏大地、民族南北融合的深邃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