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1:认知高真的是一件好事吗?普通人光有高认知能力行为却跟不上,徒有心气高,见得多,却无能力,纸上谈兵,我想要知道准大一,或者是大学生到底需要具备什么能力,怎样培养这种能力,提高自己的执行力和核心竞争力而不是一味的认知高。
答:认知高当然是一件好事,当然这个认知需要搞清楚是真认知还是伪认知,认知高不等于心气高,纸上谈兵也是伪认知高,真正的认知高是比别人看得清,看得远,看得透,是能够提前预判现实世界发展的,当你都能预测现实世界发展,不管是赚钱还是做事,都是佼佼者了,这个认知很难得,拥有这样认知的人凤毛麟角,所以说见得多,心气高,没能力都不是认知高。大学生首先具备学习能力,学会举一反三,多读经典书籍,学会联系现实,多实践。
问题2:如何去向上社交?怎么去和牛人沟通?
答:向上社交的前提是学会让自己变得值钱,有价值。人若无名,专心练剑,当有了一技之长,不管是情商高,专业技能,销售能力还是会某一方面的玩乐,去和牛人沟通,投其所好或者给对方互补都是成功率最高的交往方式,。
问题3:想询问一下我在大学期间有的实习经验,如果与未来职业无关,那写进简历里有用吗?例如我学的是设计,而我本科期间有销售的实习经历…还有想问一下是否有必要给大学的同学发自己的自我介绍(我是准大一 假期遇到了很多网络上的uu,大家都会互发自我介绍,但是不太确定是否要给现实中的人发)
答:尽量不要写,如果你的简历实在是太单薄了,那就写吧。如果和专业很对口的实习很多,那就只写对口的,而且要突出自己的优势。可以发,前提是你也了解对方,想和对方玩到一块去,那就针对性的写一些共同兴趣,或者老乡之类的,拉近关系,留下好印象,多交往彼此成就,共同成长的小伙伴。真诚是最好的必杀技。
问题4:如何在相对较差的环境中保持自己的学习节奏? 我在假期期间加了一些本校同学还有学长学姐,但是大部分同学在交流之后都让我觉得他们对于提高专业水平、增强自身竞争力之类的没什么兴趣。我有些担心自己在进入这个环境之后没办法排除干扰认真学习,也会害怕自己过于专心学习导致人际关系无法处理好,在这个环境里面显得格格不入。所以想请教一下如何保持自己的学习节奏,如何分配自己的娱乐时间和学习时间的占比,才能在达成个人学业成就的同时收获真正的朋友?
答:我读书的时候学校才刚刚升到一本,周围环境也很差,我大学去浙大,中国美院,清华等旁听了近300场讲座,四年骑自行车可以绕赤道半圈,交往了很多牛人,也找到了事业的机会。现代社会了,不要局限在一个班,一个学校了,只要你想学习,进步,全世界的优秀的人你都可以交往。唐玄奘为了学习佛法,孤身一人去印度交朋友,拜师取经,你也可以的,培养好,守护好自己的勇气。开放的心态,真诚的交往,谁都可以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娱乐和学习的分配,就看你是什么类型的人,你善于玩,娱乐,也可以把它变成你交往,赚钱的工具,要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如果你不擅长,那就学习为主,娱乐舒缓身心健康即可。
问题5:早起和专注力和能量之间有必然联系吗
答:少数人是夜猫子型的,夜里干活;大部分人适合百灵鸟型,适合早起,早起的人比不早起的多了十年的努力进步的时间,早上太阳升起,正是阳气初生,早起锻炼也好,学习也好,都是一天效率最高的时候,我每天就是6点前起来,看书一个半小时,然后去锻炼40分钟,每天特别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