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肠百结,是我看完《群山之巅》的感受,像打翻了调味罐,五味杂陈。心中涌起一种莫名的虚空、悲凉与无奈。好在回味着其中的矛盾与共存,善与恶的一念之差,虽忧伤,但不绝望。
从上大学到现在,两年间几乎看过迟子建所有的作品。长篇小说《伪满洲国》《越过云层的晴朗》《额尔古纳河右岸》《白雪乌鸦》,小说集《北极村童话》《白雪的墓园》《向着白夜旅行》《逝川》《清水洗尘》《雾月牛栏》《踏着月光的行板》《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散文随笔集《伤怀之美》《我的世界下雪了》等都呈现了一个个异彩纷呈的世界。这次,一向纯好评的迟子建,不惑之年所作的这本《群山之巅》却褒贬不一。文中她的笔触时而波澜壮阔犀利刻薄,时而却又诗意抒情如春风拂面。一个个身世性情迥异的人物,在各自的滚滚红尘中沉浮,在未知的命运中努力寻找出路;在善与恶之间徘徊往复,怀揣着各自不同的希望,努力活出人的尊严,觅寻关于爱的光芒。所以我觉得,《群山之巅》一如既往,从未让我失望。
"透过小人物写时代更迭"是迟子建长久以来所持有的文学理念,她的长篇《群山之巅》讲述了生活在龙盏镇上的三个家族的悲欢离合。小说聚焦于几十个卑微的小人物,以小见大,透过他们平凡而又坎坷的心路历程,映射了一个地处群山之巅的边塞小镇的发展史,让人们看到了社会转型、时代更迭的浪潮给大山深处的青山绿水带来的喧嚣,生动委婉地展示了时代变迁冲击下的众生相。书中充满了理想和现实的互相纠缠,以及人性善恶的相互交织,但迟子建没有放弃对人性的救赎,她给予了笔下每一个人鲜明独特的个性与命运,让原本简朴的世俗生活拥有了强大的震撼力,使其拥有了足以抵抗世态炎凉的灵魂。
迟子建在采访中说道:《群山之巅》的灵感源自于她曾采访过的中俄边境的一位退伍老兵的经历和丈夫的意外离世给她内心带来的苍凉悲痛。之后又听说一名年轻战士在陪首长的客人游玩时溺亡,最终被宣传成一个英雄,这唤醒了沉淀在她心中的《群山之巅》的小说素材。
小说从一桩轰动全镇的刑事案件写起,围绕这贯穿始终的核心事件,小说描绘了龙盏镇的辛家、安家、唐家三个家族的发展史,进而牵引出八十多年来中华民族的时代更迭史以及东北的建设史。作者充分考虑了紧致的结构布局,运用环形链式结构细叙开篇,自然地把每个人物的历史和过往叙述出来。倒叙中有倒叙,回忆中包含着回忆。这些人物相互勾连,环环相扣,相互承接勾连,又构成个整体群像。形形色色的人们接受着生活的拷打,任凭命运捉弄,遭苦难纠缠,却总能坚强地挺过来,不怨天,不尤人,显示出“野草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般的坚韧。辛开溜从小被卖到东北,随后当了富贵人家的马童,参加抗联队伍,被日本人抓劳工,辗转沉沦于底层社会,好不容易娶了个日本女人秋山爱子,最后也跑掉了,而且还一生背着逃兵和汉奸的骂名。即便如此,辛开溜也没有悲观绝望,而是乐观生活,居然在龙盏镇发起旧货节,年届九旬还敢翻山越岭,和追捕警察打最后一场战争,庇护逃犯孙子辛欣来。安雪儿也是富有生命韧性的人,身为侏儒的她原来被龙盏镇人视为仙女,被辛欣来强暴后却遭鄙视“坠入凡尘”;但她默然承受命运的摧残,艰苦抚养儿子毛边。他们都是被压迫在穹顶之下的平凡的人,但他们的灵魂却屹立于群山之巅,在迟子建笔下,他们都是扎根于民间底层的小人物,没有上天入地的意愿和能力,没有高远的人生理想,但并不妨碍他们领受欢笑和眼泪,他们也有信仰,也有自己所坚持的,其生命的韧性见证着人性的尊严。
有人说,小说中没有主角、没有社会全景的描述,也没有统贯全局的伟大的时代主题,只有小人物的平凡生活。虽没有绝对中心的人物,但是每个人都是个性鲜明与众不同的主体,在整个青山县和龙盏镇的复杂社会中,这些小人物的群像就是主角,各个小人物故事的总合展现的是整个青山县和龙盏镇的普遍的社会现实和全貌。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评价说:“《群山之巅》这部作品中,每一颗卑微的心都想努力活出人的样子。”平凡的人物,平凡琐事体现出的普遍的情感价值追求以及以小见大的叙事结构等方面,都是对宏大叙事的继承和发扬,为其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迟子建自己也说:这部长篇的人物,就应该是这样的一种平均笔墨,因为我勾勒的是小人物的群像。你拎起任何一个人物,都会走进这部小说。小人物单个出现时,也许并不惹眼,但一群有个性的小人物站在一起,情景就不一样了,他们形成了长轴的图画。小人物也有巍峨。
说了整体,我还想说说这本书的细节。抛开一切艺术表达方法,抛开复杂精彩的结构,抛开主题思想。就单纯的品味迟子建文笔的恰当与精炼、优雅与动人,就是一种享受。不靠丰富的生活阅历和敏锐的洞察力是无法做到的。开篇,以辛七杂取天火点烟的独特方式开场“凸透镜瞬间就把火给他盗来了”,引出了这吸引人的神秘小镇。辛七杂一出场,这部小说就活了,笔下的人物,自然而然地相继登场。在群山之巅的龙盏镇,爱与痛的命运交响曲,罪恶与赎罪的灵魂独白,开始像黑暗与黎明一样错杂交织。就是这样一个朴素平凡的小镇却也有它的奇美。“夜色渐浓,霜花从玻璃窗的底部,节节攀升,半窗的霜花在寂静地开放。从窗柩透过咝咝的风声,好像冬眠的蛇苏醒了,要钻进来。”残酷的现实,竟也会笼罩着这样平华自然的村落。全篇最后一句“一世界的鹅毛大雪,谁又能听见谁的呼唤!”做了一个最好的总结,留给读者的,只剩下无言与喘息。群山巍巍,苍雪茫茫,我们都是站在群山之巅却依旧在穹顶之下的渺小的人儿,也许从来就没有群山之巅,因为群山之上还有浮云,我们只需顶着天,踩着地,看着前方的路,一路坚实地走好,便是岁月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