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段时间,我和爱人参加了军休系统组织的疗养,地点在北京通州区,我便仔细地搜寻了当地的名胜古迹,最著名的便是燃灯佛舍利塔。
尽管积水潭一度成为大运河的北端码头,但其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在2015年文史专家最终确认通州才是京杭大运河的北起点,这里千帆云集,万货输通,为京城重要的物资中转之地,所以有“一京(北京)、二卫(天津)、三通州”的说法。清乾隆帝在乘龙船过通州时赋诗道:“郡城塔影落波尖,生齿休和日日添。”描绘的就是燃灯佛舍利塔倒映在运河中的倩影,而“古塔凌云”则位列通州八景之首。
这座古塔位于佑胜教寺内,矗立在运河之畔,曾是往来船只行舟时的地标,清代诗人王维珍赞其:“云光水色潞河秋,满径槐花感旧游。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支塔影认通州。”此塔始建于北周时期,后多次损毁,又屡屡重建。它所在的寺院主祀燃灯佛,又曾经在塔内发现过佛舍利,因此被称为燃灯佛舍利塔。现存塔基是辽代遗存,塔身则为现代仿建。其通高56米,巍峨壮观,尤其是周身遍布2200余个大小不一的铜铃,为世界悬铃最多的古塔。
昨天下午趁自由活动之机,我俩就赶去一睹古塔风姿。踏入寺院大门,里面的景色即震撼到了我们,佛塔一柱参天,高可穿云,气势如虹,远处的摩天大厦都甘拜下风,垂首臣服,恍若一群小跟班似的默然躲在其身后。斜阳正好挂在塔肩上,四射的光芒为古塔镀上了一层金辉,光彩夺目,恍若下凡天神。阵风吹过,铎铃声起,仿佛众僧诵经,梵境俨然。
“快去搬花盆压住地毯!”一位身着长袍的僧人指挥着五六个大姐干活。我们这才注意到,佛塔四周都铺上了红地毯,北侧还有人正在搭建祭祀用的供台以及摆放大片的跪垫,应该是在筹备什么重大法事。“需要志愿者吗?”我见几位姐姐忙不过来,就主动上前询问,一个五十多岁的大姐眉开眼笑地说道:“好啊,帮忙搬花吧!”
我便随着她们去三圣殿前抬花盆,并不失时机地了解情况,原来第二天是燃灯佛的圣诞日,在舍利塔下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您是寺里的吗?”我好奇地问大姐,“不是,是居士,今天来做义工。”当她得知我们只是来游玩时,便称赞道:“你们这也是在积德行善呀!”其实,行善谈不上,我更主要的是为探寻法事的细节。
“今天来的正是时候!”返程中我不无得意地对爱人说,“是啊,如果明天来,你还真没法凑到跟前去拍照了。”她也点头赞同。塔下供桌上的香炉、花觚、烛台仍在我的眼前晃动,耳畔似乎响起阵阵木鱼和锣钵的敲击声,更有海海众人虔诚地跪拜叩首的宏大场面,而我搬去的花盆静静肃立,任清风抚拂,任香烟袅袅,并暗自默念:世事如烟,不弃小善,秉烛燃灯,我心葱茏。
2024.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