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曾背井離鄉,在異國他鄉思念故鄉,想念家人、家鄉風物、家中草木、器物。
思鄉是美麗的情思,思鄉的詩往往美麗動人。
有兩首唐詩,既寫梅花,更寫鄉情。循着梅花疏影橫斜的倩影,人的思緒飄向家鄉。
江梅
杜甫
梅蕊臘前破,梅花年後多。
絕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樹元同色,江風亦自波。
故園不可見,巫岫郁嵯峨。
詩聖這首《江梅》寫於安史之亂。當時,他和很多難民一樣,逃離戰火,流離失所,有家難奔。
您想,明明有故鄉,本想回家看看,可到處兵荒馬亂,人沒法回家,您説他思鄉的心煎不煎熬?
更讓他觸物傷情的是,江邊開了梅花。
您是否疑惑:爲什麼梅花開了他會更思鄉?
我們先看首聯「梅蕊臘前破,梅花年後多」,説的是,梅花在臘月前破蕊,立春後開成花海。
好巧,梅花開時,人恰好要過年了。
可惜,迫於戰亂,人不能回鄉,再美的春色也無心觀賞,外面的梅花又怎比家鄉的梅花?於是,詩聖寫下頷聯「絕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人的鄉愁於是綿延不絕。
頸聯「雪樹元同色,江風亦自波」,字面上説,江梅和雪樹同樣的色彩,江風翻起煙波,其實暗含「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他多想江波上漂來船,載他回鄉,載走他滿腹鄉愁。
尾聯「故園不可見,巫岫郁嵯峨」,明説故園看不到、巫山太高擋住視線了。
我們不難感受到,他看不到家鄉,他和家隔了萬水千山、紛紛戰火、重重難關,但正因爲看不到、回不得,他心中更想家了。
雜詩
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着花未?
詩佛這首《雜詩》,像看到老鄉拉家常,其實頗有趣味。
前兩句「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説的是,您從老家來,應該知道老家的事。
有趣的是「應知」二字,老鄉只是剛從老家來,怎麼就一定知道老家所有事呢?當然不一定。可他太想家了,也太期待老家新聞了,就因期待太深,他纔説得這麼斬釘截鐵。
後兩句「來日綺窗前,寒梅着花未」,問的是,您離開老家那天,我家窗前,梅花開了嗎?
他是想家的,可他爲何先問窗前寒梅?而不先問親友?我們不得而知,也許那寒梅曾見證美好感情,也許那寒梅曾帶給他快樂,也許⋯⋯
留在記憶深處的,往往是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物,就如這窗前寒梅,能引起他對家鄉的思念。
詩聖的《江梅》和詩佛的《雜詩》,前者較悲苦,後者較恬淡,但都從梅花身影中,找到故鄉的情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