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和焦虑,在心理和身体方面会出现相似的症状反应。比如恐惧、担心、紧张、烦躁、愤怒、难以集中注意力;心率加快、呼吸困难、睡眠困难、消化问题、使原有健康状况(身体和精神)恶化以及增加饮酒、吸烟和其他药物。严重时还可能会引发情绪障碍或心脏疾病等。
压力和焦虑紧密相连,但并不是同一回事,将其区分有助于准确寻求帮助。
什么是压力
压力比焦虑更加宽泛,指身体和心理感受到外在压力源(当被认为是威胁/危险)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压力源通常由外界因素引起,如遇意外灾难、亲人离世、重大疾病、婚恋变故、考学失利、工作失败等。
什么是焦虑
焦虑,有时是压力的一种反应形式,更多情况是在没有任何明显触发因素情况下产生的一种糟糕预期的心理反应。比如,害怕乘坐飞机,内在反应可能是预期出现空难场景,自己无法应付,从而感受到威胁。
5个方面帮助区分
核心的识别是:压力主要源自外在事件,随外在事件的消除而消除,焦虑主要来自内在,很难随外在事件发生改变。
1、压力通常来自外部压力源
压力通常由外部压力源引发,过多的责任、高风险的工作、重大意外等容易引发压力反应,通过消除压力源可以减轻或消除压力。例如,因为无法很好地安排复习时间迎接重要考试而备感压力,这种压力会一直持续到考试,一旦考试通过,压力源消除,即可恢复正常。
焦虑则是由内在引发,即便消除压力源或者外界没有任何威胁因素,仍然预期发生坏事,并受困于不知所措、紧张不安等感受。
2、焦虑让人无法应付日常任务
有些事件对任何人都造成压力,例如处理亲人的离世、面对繁重的学业,这些压力反应虽然难以承受,但最终是可以应对和控制的,工作学业仍还会正常进行。
焦虑更多的是一种过度反应,让人无法正常处理日常任务。如果感到的担忧和痛苦是不寻常的、过度的,或者远远超出其他人的反应,那可能是焦虑而不是压力。
3、焦虑会对尚未发生或不存在的事情感到恐惧
压力是对发生的事情感受到压力的反应。焦虑可以完全是内在的,而不是对现实中存在的任何事物的反应。例如,患有焦虑症时,可能会感到普遍的忧虑,对尚未发生或不存在的事情有不好的预期,并感到恐惧和担忧,焦虑的程度与客观情况不相称。比如,担心去医院会感染艾滋病;害怕生气后会引发癌症等。
4、压力的表现形式可以有多种
压力和焦虑紧密相连,压力状态有时会以焦虑症状来表现,除此之外还会表现为其它症状,比如抑郁、头痛、疲劳等。长期的压力可能会导致其他严重后果,例如人格衰退。
5、某些特殊症状可能代表着焦虑症
如果有某些特殊的症状,可能表明患有焦虑症,或者至少问题不仅仅是压力。例如,惊恐发作是惊恐障碍(一种焦虑症)的特征。社交场合中的高水平压力和焦虑可能表明存在社交焦虑症。
我将在接下来的文章里分享如何识别焦虑情绪和焦虑症,以及如何有效应对压力、缓解焦虑。
作者:刘艺,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国际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协会会员。精神分析系统受训,精神分析自体与主体间取向。传播有趣实用的心理学知识,助力儿童青少年/成人心理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