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这本书,本着好奇的心打开,却喜欢得不得了, 在上下班拥挤吵闹的公交车上开始阅读这本书,周遭好像都静下来了,人人也都变得有故事起来。
这本书是由一个个身边人的小故事出发进而写到作者自己的感悟,没有通篇的大道理和鸡汤,相似的小故事串起来作者想要表达的道理也就不言而喻了。而且这些小事也是实实在在发生在你我周围的,只是我们没有作者想得那么通透又或者说这些感受被我们忽略了,看完本书就恍然明白。
就像作者写自己毕业之后才突然发现校园生活的可贵,她想要回去读书的心空前强烈,于是开始努力准备考研,在上班路上看书,在嘈杂的办公室里静下心学习,每天都会问自己,你想要什么?如何得到想要的?现在应该怎么做?这让我觉得佩服,我与作者一样毕业之后总是不开心,所有人都觉得我的工作是别人羡慕不来的,可是我却觉得不适合我,一度想要辞职复习考研,周围人的不赞成让我总是下不了决心,繁忙的工作也给了我诸多借口,每天总是下班回家就觉得自己很累需要休息,于是在大家都努力提升自己的八小时外,我躺在沙发上刷着无聊的综艺和电视剧,日复一日,每天想花点时间学习,却总是静不下心来,现在的学习再也不能像学校里那样纯粹,总是带着功利性,想要最大限度的得到明显的提高,所以学习也总是让人心浮气躁,因为我们总想要一个结果。
作者还写了她身边几个因为某一句话或者某一个契机有所触动从而选择跳出生活既定框架的人,她说:比未知更可怕的是预知,比变化更让人不安的是一成不变。我毕业后听从父母的话选择了一个人们口中的铁饭碗,一眼就能忘得到头的生活时常会让我恐惧,看看周围的同事,那些稳定了一辈子的阿姨们,仿佛就看见了几十年后的自己,跳出这个生活框架的想法在叫嚣,可是朋友的话点醒了我,我们还没有优秀到可以为所欲为,是了,作者所讲述的这几个因为某种契机选择改变的人都成为了名人,他们是万里挑一的有着预知能力的佼佼者,而众多的我们只是普普通通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中都不能做出优秀的成绩又哪里来的勇气叫嚣着改变呢?所以先沉淀自己,丰富自己,当你足够优秀的时候,你也可以理直气壮的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和生活。
书中还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工作以及生活经验,我可能之后会专门写一篇文章整理这些值得借鉴的经验与大家分享。
如何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呢?首先,你得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其次;为了追求这个生活你可以做到什么程度,比如可以放弃什么,可以努力得到什么;再次,你现阶段可以做些什么。把这几个问题都想清楚了,再列出一份详细的计划清单,最后付诸于行动,希望大家都可以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简宝玉写作群日更打卡第十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