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推荐一部貌似三观不正的作品--«第三种爱情»。有的朋友也许看过电影(刘亦菲和宋承宪主演),制作精良,主角养眼,我却在观影始终有种违和感:怎么就爱了?为啥就亲了......也许您并未看过,那我强力推荐先读原著或听李满超制作的同名有声书。您也知道,有些理念是不能搬上荧屏的,但往往这才是作者最想表达的,也是最打动人心的。
世上有三种爱情,"一种是电视剧里的爱情,不论多么肉麻,都可以让你看得掉眼泪;另一种是自己正在经历的爱情,即使对方是只猪,你也可以痛苦到彻夜不眠。"而第三种,大约就是邹雨和林启正经历的想爱又没有勇气投入,想分却实在不忍心的爱情。为什么我会说这个故事三观不正,归根结底它是一段不被祝福的飞蛾扑火,最终消匿于现实的荆棘中。
我心中的邹雨没有刘亦菲演得那般玛丽苏,却更加可爱。她是一个在事业上小有成就的失婚女人,一直很清醒很冷静,虽然与林启正的这场爱情开始得并不理智,或者说是义无反顾的错。但在整个过程中,她始终很有尊严地付出和得到。对待人生坦然,不做作,不回避,甚至越挫越勇。我相信林的身边并不缺乏美女,但邹雨由内而外的美深深吸引了他。
林启正的初衷就是让邹雨做他的情人。他的爱是有底线的,是不容颠覆自己原本人生轨迹的,因此遭到了许多书友的唾弃。反观现实,这场爱情值得一位青年才俊放弃大好前程吗?我想大多数男人应该会做出与林同样的选择吧。这也是本书不同于一般言情小说的地方。不过,言情之所以动人,在于人类荷尔蒙的分泌往往不听从理智指挥,反而刺激大脑。在这场感情中,林一直缺乏安全感,爱得诚惶诚恐。邹雨想要的(比如阳光下的爱情),他给不了,他给的(比如金钱),邹雨不屑一顾。这也是他们矛盾的核心。
邹雨的悲剧,在于她的理智不够,在感动之后草率地选择了开始。当然,这个男人帅气,内敛,深爱着,却总是默默地退让和容忍,本就非常具有杀伤力。
作者在番外篇谈到自己最喜欢的场景: 邹雨站在路边,看着坐在星巴克里的林启正,姿态沉静,阳光打在他的身上,令他熠熠生辉。还有第一次分手后的那个电话,衫衣纠缠在邹雨的脚踝,他在电话里说,即使打错了,也可以说说话吧......是啊,这样的爱,如何拒绝?
有时会想,林启正大可以不要生意,不要婚姻,和邹雨在一起;或者邹雨不要自尊,不求回报,只做林启正背后的女人。可如果真的这样,他们就幸福了吗?
现实中一定有真的林启正和真的邹雨。可惜的是,春宵苦短,有几个爱情至上的女人,可以在历经岁月的打磨后,依旧把承诺当作信仰;世事无常,又有几个已婚男人,能够真的把承诺兑现成现实?就算兑现了,恐怕也难逃在平凡中消耗爱情的轮回。抑或终将在等待中分离的宿命。
恰好作者是最懂得美学的人,让美丽戛然而止。也许真正的爱情不会那么快就褪去,比如数年之后两个人不约而同的"近乡情怯",依然爱着却互不关联,比如林启正在暗夜里独自欣赏照片,伤口处渗出的鲜血......
第三种爱情,另人感动,却不得不守口如瓶,讳莫如深。它是一条暗涌的河流,奔腾不止,泥沙俱下。 "如果你不幸遇到,还是躲远些好,实在躲不过,被挟裹着,被卷带着,在刻骨的甜蜜和痛苦中沉沦,那也只能祝你修成正果,虽然我知道这很难很难......"
爱着的人,和睡在身边的人,不是同一个,这是常有的事。把爱她的话,说给别的人听,这是常有的事。想着将来,计划着将来,但将来永远都不会出现,这也是常有的事。
也许不只是爱情,这世间还有很多事都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