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区块链爱好者的奥地利经济学课(一)

转自RebaseTalk,查看 PPT

本文整理自阿剑的分享《给区块链爱好者的奥地利经济学课》的第一部分:
经济学与奥地利学派的起源——经济学和奥地利学派的观念史。

阿剑 是Ethfans的内容负责人,是一名译者,是一名经济学爱好者,也是奥派经济学死忠。

有人说,当前主流的经济学面临非常多的问题,认为奥地利经济学才是唯一的真实的经济学。其实真相并不是这样的。

奥地利经济学是经济学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认为它可能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它并没有垄断经济学为我们提供的所有的洞见。在整个经济学发展的过程当中,它为我们认识这个世界认识人类社会的协作,提供了非常非常多的见解。这些见解在不同的时间段,有不同的经济学家,不同的学派独立地作出,并且在后续的学术传承过程当中都流传了下来。这些其实都是经济学留给我们的非常重要的洞见,并不是只有奥地利经济学。

我的分享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经济学和奥地利学派的起源。在这一部分,我希望介绍的是经济学以及奥地利学派的观念,这是本次分享最重要的部分,因为它会给大家勾勒一个经济学是如何起源的,给大家一些历史感。这些历史感会帮助大家理解不仅是整个经济学,也包括奥地利学派,还会涉及到这个观念演化的过程以及推进的过程。

第二部分是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入门。当我们谈到奥地利经济学的时候,大家说的是什么呢?其实我们说的就是一系列的建构经济学理论最基础的方法。奥地利学派跟其他学派相比相对特殊的一点就是它所采取的这些方法,以及用这些方法建构出来的具体的理论。这一整套我们称为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那么这些部分当中,对于大多数想要理解并且学习这些具体理论的朋友来说的话,如果对奥地利学派的这些方法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的话,会对你后面的学习有非常多的帮助。

第三部分是奥地利学派的商业周期理论和货币理论。这一部分讲的是一个非常具体的奥地利经济学的理论。当然在这个商业周期理论当中,实际上凝聚了奥地利学派在具体理论上的几乎所有的内容,可能是奥地利学派对经济学最重要的贡献。我后面也会在具体的讲述过程当中告诉大家,奥地利学派到底在这方面做了多么重要的工作,以及他们的工作是有怎样的意义的。

第四部分对各位来说可能是比较感兴趣的,也就是跟我们这个圈子有关的东西,就是比特币的不同,如何通过不同的经济学的视角去理解比特币。我选取比特币,是因为比特币是目前来看作为工作量证明的货币的最典型的一种,对它的解读,其实可以在大部分情况下适用于其它使用工作量证明构建出来的货币。

(一) 亚当·斯密以前

我们首先跟大家讲一下经济学和奥地利学派的起源。我们会认为亚当斯密是现代经济学的鼻祖,也就是说,我们认为亚当斯密开创了现代经济学当中的非常重要的一些基础理念。它可以作为所有亚当斯密之后的,这些从事经济学研究的人一个基本的对话的对象。但是经济学的历史如果说有一些起源的话,它不仅仅来自亚当斯密,其实很早以前,就有很多思想家开始讨论跟经济学有关的东西。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吧,比如说西方的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他们也都讨论过经济学,柏拉图在《理想国》当中所讨论的最好的秩序就是所有的人都应该各安其位,每个人的职业都应该由哲学王为他安排好。亚里士多德的想法稍微不一样,如果你看哈耶克后面,他在《致命的自负》里面写的话,其实亚里士多德对经济事务的认识还是比较粗浅的,他把语言的讲述和商业的贸易当成是人的本性。但实际上,他对这些理解还是相当简单的,他可能并没有认识到贸易其实是可以创造价值的。在东方现代的经济学教材里面,会把《管子》理解成一个讨论经济学的。但其实从现代的精确的观点来看,管仲写的这个著作《管子》更像是一种财政学的著作,这里的区别在哪里呢?我们所谓的经济学主要是研究人类事务。换句话说,研究社会当中的各种与经济有关的人跟经济运行有关的这种现象,但是所谓的财政学,更重要的着力点在于如何维持一个政府的正常运行,如何从本身的社会政治经济活动当中汲取收入,然后运用这些收入,投入到应该要花费资源的地方。比如说管仲认为国家的利益一定要保证,最重要的利益是只能由政府来掌控。所以你会看到在当时的齐国是有盐铁的专营的。也就是说,只有官府给你发放了这个盐铁的许可,你才能从事营业。

在亚当斯密的前一个时代开始,你会看到英国和法国都开始出现大量的学者开始考虑人类的物质生产以及跟物质生产相关联的一些现象,包括商业上的贸易,包括国家、社会和物质上的繁荣,以及国家与国家之间物质繁荣上的区别。我们会讲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第一个是坎蒂隆,你可以说他是一个经济学家,但其实在现代的教科书里面很少有教科书会提到他,基本上只有经济学思想史会提到这个人,他活在17世纪,死的时候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还没有出版。他本身是一个商人,也从事过银行业,在从事银行业的过程当中,赚了很多钱,也亏了很多钱。他自己写了一本书,叫做《经济理论小集》,就是一个小集子,这本集子很少有人关注,但他其实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后来的经济学家称之为坎蒂隆效应,说的是货币增值扩张过程是怎么发生的。
坎蒂隆注意到,货币的扩张,比如货币数量从一百变到两百的这个过程中,从来不是每个人都均等的获得新增发的货币,而是这些货币有一个流入这个经济体中的途径。他观察到金银从海外贸易当中流入英国,也是有具体的流入途径的,这个具体的流入途径决定了货币的价值变动不是一瞬间完成的,是在一个连续的瞬间当中逐步的完成的。这个过程也跟整个新增发的货币注入到社会当中的某一个集体,并且由这个集体逐步地向整个社会扩散的这个过程是一致的。那么这是坎蒂隆他被后来的经济学家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发现。但这个发现,其实基本上没有在当时产生太大的反响,因为他本身不是一个学者,在当时基本上没有什么人关注。

与他同时代的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家叫做大卫·休谟,休谟这个人的话,基本上在哲学史当中,他也是一个绕不开的人。不管你是学哲学还是学伦理学,或者学经济学,偶尔也会提到他。他是所谓的苏格兰启蒙运动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位作家,启发了相当多的思想家,比如说康德说在遇到大卫·休谟之前,他感觉他的体系就好像托勒密一样,但是遇到他之后,他终于认识到,原来日心说才是对的,这是康德的一个比喻,意思是说,大卫·休谟启发了康德在伦理学上的一些非常重要的转变,然后他本身也启发了亚当斯密在经济学上的一些想法。

那么大卫·休谟,他当时也会有一些对于货币制度的研究,比如说他提到国家与国家间,就是说如果实行金本位的话,金本位本身会有自动的改善双方的贸易盈余的作用。如果两个国家均有贸易的话,一个国家向另外一个国家进口东西,一旦进口的话,就构成了本国的贸易逆差,然后他向另外一个国家出口的话就构成本国的顺差。大卫·休谟提到,如果两个国家实行金本位的话,贸易会达到自动的平衡,就是没有顺差也没有逆差的状态。那这个过程是怎么完成的呢?比如说,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开始贬值的话,会导致这个国家的商品价格变便宜,就会导致商品的出口增加,而出口增加的过程就会换回更多金银,换回更多金银的这个过程就导致他本国的货币升值。也就是在这个过程当中的金银的流动,会使得这个国家原本以出口为主变成进口为主。因为本国货币的价值提升会使得它更容易从外国买进商品。买进商品的过程也是导致金银重新流回到它原本的那个地方。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导致两个国家的顺差和逆差自动向零逼近,在经济学上有个专业的名词,叫做价格铸币机制。这个对于大家理解金本位制下的国际化是很有帮助的。

还有一个人物叫杜尔哥,在杜尔哥的时代,大概相当于法国大革命时期。他是当时法国的财政部长,他在任期间对法国的整个财政制度实施了一些相当重要的改革。比如说免除普通老百姓的役。在那个时代就跟中国的古代一样,是有很多的役的,役是指政府不会给你付钱,但是你必须付出劳动力,政府可以征用你的劳动力来做一些工程。这种东西在中国古代称之为徭役,在明代的时候,中国就开始不向普通老百姓征收这个劳动力,而是直接向他们征收货币,也就是直接向他们收税来代替他们的役。这个也是中国的财政改革当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法国也是有同样的制度,杜尔哥在这个时期了做的非常重要的一些事情,比如说改革税收制度,不再实施徭役的政治主张,变成直接向老百姓征税,还包括支持国际贸易之类的改革。在后世的经济学当中,会给他一个明确的流派,叫做重农主义

重农主义,大家不要被这个名字所欺骗,因为与重农主义同时代的话也会有一个学派,叫做重商主义。重商主义这个名字是亚当斯密给他们取的,当时这个学派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名字,只是一些经济学家或者说研究经济的人,都在主张所谓的重商主义,就是主张只有金银才是唯一的财富,其它形式的都不是财富,或者说既不是财富,也不是财富的来源,只有金银才是财富的表现。然后他们强力主张一个国家的繁荣,或者说国王的富有就是他积累的金银多。所以他们强烈鼓吹国王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推行商品的出口,因为出口就能换回金银,换回金银的这个过程就是国家变得发达的过程,或者说国王变得富有的过程,这个是所谓的重商主义。这个商,其实不要觉得是在鼓吹自由贸易,其实鼓吹的是国家的贸易顺差。在国际贸易当中,你要有顺差,你要不断的出口。这种观点当然是非常片面的。

那个时代也有另一些人,他们形成了重农学派。重农学派就说不应该这么做,应该自由贸易。你不管在哪,不管是什么商品,你直接让他自由交易就行了。这种自由贸易,他自然会获得生活上的改善。重农主义这个名字的来源,就在于当时的法国跟英国之间是互相不出口农产品的。也就是说我种了麦子,你也种了麦子,但并不互相出口。这种不出口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杜尔哥当时的时代,他们认为,如果不允许法国人向英国进口麦子的话,那如果法国出现了饥荒的话应该怎么办呢?如果有自由贸易的话,法国有饥荒大家就可以通过自由贸易从英国买来这些麦子,然后你还能吃上饭,饥荒的影响也不会那么大。这是当时,因为他们主张国际贸易应该是自由化的,最主要的这个领域就是在农业领域,所以他们被冠以重农主义这个名称。

大家如果想了解亚当斯密以前的经济学家的话,推荐两本著作,一本是《奥地利学派的大师们》有中译本,由国内的非常著名的奥地利学者熊越校对和策划出版的一本书。另外一本书是兰德雷斯的《经济思想史》,这本书也是非常不错的,他对亚当斯密之后的一段时间的经济学发展归纳得非常好。

(二) 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大家可以看一下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出版发行时间,1776年,跟美国建国是同一点时间,人类历史上很少有哪本书像《国富论》一样有生命力。国富论到现在仍然有人在阅读和研究。亚当斯密有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我们刚讲到大卫·休谟的苏格兰启蒙运动,当时他们对人类社会的认识,开启了整个后来经济学的讨论。亚当斯密在经济学上的发现有几个方面算是开天辟地的,主要有三个方面。

这三个方面有三个关键词,一个是自利之心,一个是市场均衡,第三个是演化秩序。

首先来看自利之心,自利之心就是对自己利益的关切是人类行为的出发点。这一点其实不仅在他论述经济学的著作当中,对于伦理学也是这么看的,他那本《道德情操论》,说我们为什么会有道德的欲求,最核心的一个要素就是我会自己观察自己,我会对自己的形象有一种关切,这个就是自利之心。
我们可以来具体读一下他在书中的一段话:我们能够填饱肚子,并不是因为肉贩,啤酒商或者面包师傅,他们会有慈善之心。我们能够填饱肚子,是因为他们有自利之心。
就是因为他们自利,我愿意给他们一些利益,所以他们愿意为我提供啤酒,面包。
第二段话:给我需要的,然后我就给你需要的。这个就是交易的含义。就是说双方自愿的我给你,你要的东西,我要的东西你要给我,这个就是交易。

为什么这一点是开天辟地了呢?你看第二点认识就会更加清楚一点,在这个情况之下,人们可以不需要政府有意的干预。也就是说,不需要强力的有武力的干预,我们就能自发地形成一种相互交流,相互分工,相互合作的秩序。这种自发形成的市场,是亚当斯密跟早先的思想家最大的区别。因为早先的思想家从来没有任何人设想过,人类怎么能够通过不需要武力的管制,不需要有意识的,立法者的对他们有意的控制,就会自然的达成一些目的。而且这些目的是对在他们达成这个目的的这个过程当中,是可以对整个社会其他人有好处的。这个是亚当斯密跟此前的时代其他人最大的一个区别,原本的人都觉得你要让他去做一些对其他人有好处的事情,你要么强迫他,要么就用宗教或者感化之类手段,但是亚当斯密说不需要,大家都是有自利之心的人,自利之心就会自然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之下形成自发的相互合作的行为模式。

这种行为模式会自发的形成市场均衡。他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市场均衡的过程。比如说,如果当某个行业的利润率变高了,他就自然而然会吸引其他行业资本撤出并且流入这个行业,然后导致这个行业的产品供给的增加,价格下降,利润率下降,最终回到跟各行业相等的这个水平。在这个在描述中,其实回答了很多问题,比如说很多人会问如果是自然而然形成一种相互合作的秩序的话,那到底是怎么运作的呢?亚当斯密回答的很清楚,就是通过利润率来协调资本在不同行业当中的分配,来实现它满足人们需要的能力。

然后他回答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他人的需要在变动的情况之下,怎么去回应这种变动?比如说,如果现在猪肉短缺,比如说非洲闹猪瘟了,那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很简单,如果猪肉价格上升了,利润率就变高,资本就会从其他的行业当中撤出,进入到这个行业,然后增加供给,猪肉的价格自然就下来了,大家不就自然能够吃上猪肉了吗?现代的微观经济学,在讲到什么是市场均衡的时候,这个描述仍然是最重要的一段材料。

人们自然而然形成一种秩序之后,有人就会追问一个问题:市场是从哪里来的,形成市场的这种制度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亚当斯密继承了苏格兰启蒙运动的见解,他认为是演化,秩序是演化出来的。换句话说,形成市场的基本的游戏规则并不是任何人有意设计的结果,而是在漫长的历史当中,因为无数的偶然以及人口的压力竞争,不同的族群演化而形成的一种结果。他在《国富论》的开头就讲到演化的这种秩序,绝对不是任何人设计出来的结果,而是自然演化出来的。这个其实也是亚当斯密以前的人不敢想象的。亚当斯密以前,大家都觉得需要立法者,如果没有一个极其聪明,对社会和人类生活有极高洞察力的人,就不可能设计出一种秩序,让所有人都去遵从。

亚当斯密说,其实我们根本就不需要那样的立法者。如果有立法者,立法者能做的事情,只是去发现,而不是去设计秩序,这是亚当斯密非常重要的一个突破。

如果要读《国富论》,推荐郭大力和王亚南的译本。

卡尔门格尔

卡尔门格尔的时代是1840~1921,比亚当斯密晚差不多晚了快一个世纪。在当时的德语的世界中,大家都知道马克斯韦伯。在那个时代的德国,基本上是所谓的德国的历史学派占有主流地位。
这个历史学派,最主要的看法是说实际上并不存在什么经济规律,只有在不同的历史时代表现出的不同的经济现象,而我们这些研究经济学的人,或者说研究社会的人,主要能够做的事情,就是把这些社会当中的经济现象,用统计学的方法写出来。比如当时这个国家有各种产业,各个产业占多大比重,这个比重在那个时期怎么变化。这就是他们认为经济学主要的研究内容。

门格尔在他当时那个时代对这一切发起挑战,因为他在学习亚当斯密的过程当中,他觉得英国的这个古典经济学家的古典精神非常好,因为既能够提炼出一个理论结构,而且看起来也相当有说服力。他认为,人类社会不仅有经济规律可言,而且这个经济规律是可以研究的。

一开始他想写一本书来向德语世界的人介绍亚当斯密的经济学,他写了一本叫《国民经济学原理》的书。这本书的出版是在1871年,比亚当斯密晚了整整一个世纪。在这本书中,他向德国的历史学院发起了挑战,就是说你看经济学不仅有规律可言,而且还是可以研究的。

当时德国历史学派的人就非常看不起门格尔,也看不起他正在做的研究,就给他们取了一个名字叫做奥地利学派。门格尔当时就在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在郊区担任教职教学生,也在开始扩大他的经济学影响力。奥地利学派一开始是一个蔑称,这些德国历史学派的人看不上这些奥地利的人,然后就鄙视的给一个名字叫奥地利学派。而门格尔他们欣然的接受这个名字,对,我们就是奥地利经济学派。
这个就是门格尔在世的一个状况。《国民经济学原理》这本书讲到的他的几个贡献,对于整个奥地利学派以及后来的经济发展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卡尔门格尔的贡献

主观价值论与边际主义革命

第一个贡献是主观价值论和边际主义革命。一开始的时候,亚当斯密提出这么一个有趣的问题:钻石其实没什么用,对我生命的保持没什么用,而水对我们的生命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钻石价格那么高而水的价格这么低呢?

亚当斯密觉得没法解释。卡尔门格尔在这里有一个突破,他认为,首先所有的价值都在于主观的估价,就是说所有的价值都来源于消费者,就是需要那种东西的人主观的估价。这种主观的估价决定了价格的本质,他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他说,水坝是水位更高的来源,但水坝不是水的来源。就是说虽然生产东西的过程,可能推高这个东西的价格,但不是价格的本质来源,价格的本质来源正如亚当斯密所说的,就是我想要这种东西,并且你有那个东西,然后我们有一个估价,这个估价其实就构成了价格的本质现象。这个就是主观价值论

然后他做了一个更具体的突破,他认为,人的主观估价是针对一单位的,只对额外那一单位的财货做主观的估价,不会对所有的财货门类做估价。他只会对他在现有的这个状态之下,想要某种东西的时候,对那种东西的具体的量做主观的估价。这个我们称之为边际主义革命

有了这个边际主义的见解就很容易解决亚当斯密的问题。为什么呢?因为钻石虽然对我们生命的保持没什么用,但是你很欣赏这种东西,所以它对个体起的作用是非常重大的。你只要一小块在手中就能向别人证明你是一个有财富的人,是一个上流社会的人,所以它的价值就很高。但是为什么水的价格很低呢?那是因为我们生活中的食物与饮水都已经很很充沛了,所以消费者对水的估价就很低,这就是边际主义革命。
在主流的经济学的叙事当中,边际主义革命构成了古典经济学向新古典经济学迈进的一个里程碑,这个里程碑是有三位经济学者独立做出的,第一是门格尔,第二是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第三个是意大利经济学家瓦尔拉斯

门格尔还做了一个推论,既然所谓的价值都是主观的价值,那么所谓的交易过程当中所显现出来的那个价格代表的是交易利益的耗尽。因为如果还有交易利益的话,双方就会继续交易,从而形成新的价格。比如他在书中提到,甲有马,乙有麦子,他们要相互交易,在这个贸易的过程当中,如果但凡他们还觉得对方出的价格比较低,就会继续和对方进行交易。直到他们双方都觉得在那个价格当中,他们都不愿意再向对方多买一单位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成交了,而在交易终止的一瞬间,你可以观察到交换的价格,比如说有多少匹马交换了多少斤的麦子。而我们在统计意义上观察到的价格代表了一瞬间交易利益的耗尽,继续交易已经不再有利益可图了。

价格的本质是消费者的出价,而在出价过程中,他跟另外一个人相互交易,这个交易当中,他们双方都觉得没有必要进一步再交易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显现出一个价格。这个价格就是我们第三方观察者观察到的统计意义上的价格,这一点对于当时的德国历史学派有非常大的一个冲击,因为门格尔就是在告诉你们,你们这帮人研究价格的报表,观察价格在不同年代变化的研究毫无意义。价格在理论上只代表一瞬间交易利益的耗尽,它不代表任何别的东西,这一点对人是非常有启发的。

财货的层级

门格尔的第二个重要的贡献是财货的层级。他讲到,既然对所有的财货都是主观估价,那么人就会自然而然意识到不同的财货在满足自己需求这个能力上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我现在有一个苹果,我现在就可以吃,但是如果我有棵苹果树的话,我想吃苹果还得等到它成熟。或者说,如果我现在有一批布,那我现在就可以把布做成衣服穿在身上,但是如果我现在只有一台纺织机的话,那我的纺织机需要一些纺织原料,才能纺织出布,然后才能做出衣服。

这个时候人自然而然会发现财货是有不同层级的。苹果能最快地满足我们的需要,所以是最低级的层级,而任何高级的财货都是需要经过一系列生产的流程才能为我们产生效用,或者说能够为我们带来利益。这时就有了层级,然后门格尔做了进一步的推论,既然我们所有的主观估价都要根据最近成型的那个消费品,我们才会有直接的估价。因此所有用于生产这些低级消费品的东西的价值,都应该从我对最后的这个消费品的推定的价值估价当中,产生出对所有高级财货的价值推定。换句话说,你的工厂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你的产品有价值。你的工厂的价值是从你的产品能够产生市场效用当中推断出来的。这个也是门格尔当时做一个非常重要的推论,这部分在后来有其他的奥地利学派的学者进一步完善。

货币演化论

门格尔的第三个贡献是货币演化论。

我们用上面的例子,一个人有马,另外一个人有麦子,他们可以相互交易,但万一他们都不想要对方的那个东西,如果他们只想要盐呢,这个时候他们就得想办法,比如说,我先去把马换成另外一个东西,另外一个东西是那个有盐的人刚好需要的才能跟他换盐,这个时候如果没有货币的话,没有一个所有人都共同觉得我可以持有的东西的话,那么交易就会非常不便利。因为你只有双方互相都刚好需要对方那个东西的时候,才能发生交易,这在经济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做需求的双重耦合。在这个过程中,门格尔的推论是这样的,如果大家都开始相互预测,整个社会当中有哪一些东西是其他成员很乐于持有的,并且主动去持有这种东西的话,那么他就会构成一种大家都去使用那种东西的现象,而大家都去持有的那种东西就变成了货币。换句话说,货币这个东西也不是谁设计出来的,也不是谁强迫你们使用的,而是在商品交易的过程当中自然而然的演化,大家都留存那种最有可能被其他人需要的东西,那种东西就慢慢的变成了货币。

货币演化论非常有趣,而且非常有说服力。金融学中对于货币来源的最主要的一个假说,也是来自于上面介绍的需求的双重耦合。因为需求的双重耦合非常不便利,所以人们才产生了对货币的需要。

庞巴维克、维塞尔、菲特

门格尔之后是庞巴维克和维瑟尔,还有另外一个相对晚一些的经济学家菲特。庞巴维克对于奥地利学派的贡献,是他继承了门格尔对于财货不同层级之分,并且他开始研究资本和利息。庞巴维克的资本理论,实际上是后续的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对资本理论研究的起点。资本理论说的是资本的专用性,以及生产过程是需要经过一定流程来完成的。经济的发展以及分工的深化的具体的表现是生产过程的延长,生产过程的延长就意味着一个东西从原材料到它最后的成品的这个过程当中,所经历的流程和时间变得越来越长。这个时间越来越长,也就是人们积累的越来越多,因此有越来越多的资本可以用来越来越精细这个分工,然后扩大生产效率。这就是庞巴维克对资本理论的贡献。

维塞尔在这个方面也同样有所发展,是现代经济学当中对于经济非常重要的概念,成本的概念,也就是机会成本。成本就是你做A的这个机会成本也是你的成本,除A以外的其他的用途产生最大收益的那个收益。
比如说,当你要用钱去存款,那你的机会成本是多少呢?比如说你的100块,是你在银行中的存款,这个存款利率是3%的话,如果这是你能够创造最大收益的地方,那么你的机会成本就是3%的利率。如果你能有另外的一个途径,使得你的100块能变成108块就是你的年利率是8%的话,那么你的机会成本就是8%,这个机会成本的概念最早就是由维塞尔提出来的。

不管是奥地利学派还是其他主要的经济学派,机会成本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发现。

与此同时,维塞尔也开始研究边际生产力理论,边际生产力理论用来解释一个企业的发展过程当中,企业的生产的过程中不同资源的价格推进,因为门格尔已经解决了消费品的价格(消费者主观估价),那么用来生产这些消费品和资本品的估价是从哪里来的呢?维塞尔说,如果某一个东西,某一单位的资源投入可以为你额外带来说8个A的收入,而且8个A的市场价值,如果A=8的话,那么这个资本品的价值就是64。这很简单,就是边际生产理论,我额外的动用这一部分资源,到底能够增加多少的产品的产出。这些产品的产出在市场上能够得到多少的利益,这个就是那1单位的资源的价值。这个是维塞尔的贡献。

稍微晚一点,菲特也提出了相同的理论。他是美国的经济学家,并没有在奥地利,也没有在奥地利接受经济学教育,也没有在那边做经济学研究,但是他其实也是被后来的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家认为是被遗忘的,但对奥地利经济学派发展相当重要的人。

他做了一个什么推定呢?他说维塞尔的金融其实还是比较粗糙的。为什么呢?因为你的那1单位的资源,它变成实际的产品是有时间间隔的,因为这个时间间隔,所以最终的那个产品必须给他一个折现才能得到它的实际的租金。
维塞尔的想法比较简单,当然虽然这个想法很简单,但其实也很够用了。换句话说,如果某个单位的资源能够给你带来额外8个单位的产品,那么这个单位的产品在市场的价值就是多少。菲特做了一个更加精细的发展,就是说它变成实际的产品,也是需要时间的。因此它的实际价值应该是那些产品价值的折现,这是个非常天才的想法。

米塞斯、哈耶克

介绍完了这三个经济学家,要开始讲重磅的内容了,米塞斯和哈耶克。

米塞斯跟哈耶克是庞巴维克和维塞尔之后最重要的奥地利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的出现促成了奥地利学派对整个人类的认识领域以及经济学领域最重要的成果。虽然他们有一些渊源上的发现,但是他们本身都对这些渊源做了各自的综合与发展。至少目前为止,我认为对人类社会认识的最深入的那一部分是由他们创建的。

米塞斯,他其实是庞巴维克的学生,哈耶克曾经受教于维塞尔,后来哈耶克变成了米塞斯的一个学生。他们两个都曾经卷入过一战,都在一战当过士兵,他们从一战回来之后,都各自从事经济学研究,都做出了非常了不起的成果。他们是我认为的最具有理想的知识分子和最有人格的两位思想家,他们真的太伟大了。


这是我私藏的一张米塞斯跟哈耶克的一张照片,估计这个照片是他们在朝圣山学社的时候,七十年代时候拍的照片了,因为你看他们两个看起来都已经已经不再年轻了,但是我看到这个照片时,我的内心非常触动。我能想象到,当他们聚在一起的时候,他们可以让周围的一切都变的不一样,熠熠生辉。

我接下来介绍下米塞斯跟哈耶克他们在经济学理论当中作出的几个重要贡献。

货币的边际价值理论
第一个是米塞斯做出的叫做货币的边际价值理论。在这个理论提出后,大家都对这个评价非常高。但是经济学家就提出一个挑战,就是说你们虽然在解释消费品的价格上是很成功的,但是你们能不能解释货币的价值呢?就是说边际价值理论到底能不能用在货币上呢?因为其他东西的话,都对我们有直接的影响,比如说你吃苹果,你说苹果的这个价值来自主观估价,这很容易理解,因为苹果很显然对你有价值。你用边际价值理论去应用到他的价格解释上好像很顺理成章。

但货币呢?他本身对你来说没有任何作用,金银对你来说,其实没有任何作用,不管是金银也好,银行的票据也好,它对你本身是没有任何作用的。你之所以会选择持有它,只是因为它已经有价值了。换句话说,那个东西是你心里先有的估价,然后才出现那个价格。苹果的这个价格是你先有个消费者对他估价才会出现苹果的这个价格,但是货币这种东西好像完全相反,货币是它在市场上能换来东西,你才会觉得他有价格,那这个时候你怎么去解释这种颠倒呢?

米塞斯决定应对这个挑战,他说,很简单啊,我现在会想要货币,是因为货币有一个价格对吧,货币在市场上已经有价值了,那么这个价值是从哪里来的?是从昨天来的。它昨天在市场的成交决定了,它在今天我们对它估价的一个基础,这也就是我对它估价的时候,它现在的这个价值,现在的市场上能够换来的这个服务和产品。那好,那我们就回溯到昨天,昨天他的货币价值是从哪里来的呢?前天,前天的货币价值在哪里来的呢?再前天。要这样不断追溯是没有尽头的。

其实会有一个明确的尽头,那个尽头是那种东西还只是一种商品,还不是货币的那一天。也就是说,当某一个商品,它先是一种商品,然后大家对他的主观估价变成了它第二天变成货币的时候,它的那个估价的基础。因此货币价值的这种回溯,我们使用边际价值理论,对它的回溯不是没有尽头的。它会在历史上不断地回溯到那一天,从那一天开始,它不再是一种商品,它变成一种货币。
在那一天以前的前一天,它作为商品的价值就是它作为货币的价值的基础,然后从那一天开始,经过人们在贸易当中的不断交换,对这个货币的不断估价,到今天演化成货币在今天的价值。这个货币的边际价值理论非常漂亮,并且完美的承接了门格尔的货币演化论。它告诉了我们,一种货币它是怎么在贸易市场中出现,而且可以说只有这样货币才有可能出现,只有它先做为一种商品,然后在不断的交换过程当中,慢慢被大家认为是可以充当货币的一种东西,这个才是商品成为货币的过程。

有了货币的边际价值理论,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当前我们主要只认可那几种加密货币,因为只有那几种加密货币,你是拿它去买过东西的,比特币的价值来源,可以追溯到哪里呢?可以追溯到披萨小哥拿两万个比特币去买了一份披萨的那一刻,从那一刻开始,比特币原本只是一种商品,大家“闹着玩”的一个东西,后来在一个具体的交易当中被我们变成一种货币。这就是为什么比特币我们认为它是有价值的,正是因为有了那一步,有了它从“过家家玩”的一个东西, 介入了交易的过程当中,才有了它后面变成一种货币的道路。其实你用这个理论去衡量其他东西也是一样的。

这是第一部分对货币的边际价值理论的介绍,第二部分商业周期理论的话,我放在后面讲。

我来讲一下社会主义大论辩,这可能也是大家最感兴趣的内容之一。所谓社会主义大论辩是怎么一回事呢?是说米塞斯哈耶克的同时代,有很多经济学家和一些所谓的进步人士,开始鼓吹我们要建立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具体的象征就是我们要建立一个无所不包的计划中央。这个中央的计划机构,会负责把你们所有的生产资料都收归,然后由这个计划机构来为你们所有人统一的调配,把这些资源分配给个人。我们所有这些人,不管是有产者还是无产者,都在这个过程中变成了无产者。然后由这个中央计划经济决定我们所有的经济生产的过程。

那么,这个社会主义思想开始是怎么来的呢?是因为大家觉得市场经济当中,会有一些现象,比如说大家觉得工人活得很惨,工人想要更公平的工资;还有大家觉得,这个经济生态和商业生态都是盲目的,看起来没有计划,生产多少是拍脑袋决定的,我的价格定在多少,拍脑袋决定的,这样拍脑袋肯定不行啊,拍脑袋怎么比得上一群最天才,最有头脑思虑最周全的这些人,统一的安排生产资源,并且让你们生产这样来得好呢?而且这样还能够让收入分配更加公平。甚至是这样的正常生产更有效率,这就是社会主义思想。

然后米塞斯跟哈耶克,尤其是米塞斯,就向这个思想提出了挑战。他挑战了最核心的问题,在完全的计划经济制度当中,是不会有货币的。因为既然所有的这些经济资产都已经被收归中央计划委员会,实际也就不可能再有货币了。因为也就不可能存在大家需要用在交易当中,需要用作交易媒介的东西。那没有货币的情况之下,你怎么对高级财货进行估价呢?

如果只是普通的消费品,苹果也好,梨也好,这些东西你是可以通过存量和当前这个消费者的数量来去对它进行统一的分配的。换句话说,哪怕没有货币,消费品也可以在其中决定出价格。问题在于,一旦你涉及到高级财货,这些高级财货是需要经过一系列生产的流程才能够变成最终产品,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的,要决定这些高级财货的价格,就需要一个东西,叫做跨期的经济核算。比如说你在年头做的投资,增加的工厂增加的厂房,它要在年尾的时候,才会产生出具体的效益。那么你怎么对这些工厂进行估价呢?

对工厂的估价,要求本身存在一个自由的消费品市场以及自由的货币市场。这种自由的货币市场,决定了我们企业家有某种东西是在一年的过程当中乃至长期的过程当中,它的价值本身是不变的。这种价值不变性构成了经济核算的基础。比如我年初的时候有 500 块,年尾时候偿完所有债务我的余额是 600 块,那我怎么知道我是真的赚到钱了呢?如果货币本身的价值下跌了一半,我这不实际上就亏钱了吗?因此,用于计量资本量的货币的价值不变性,才是企业家跨期经济核算的基础。

能判定我有没有赚到钱的最核心的要素在于我有一种能用来对他们进行核算的货币。有了这样的货币,也就有了对资本品即高级财货估价的基础,然后市场价格体系会发生作用,企业家会用价格把资本品转换到最有用的用途上去,完成资本的最有效率的使用。

米塞斯的这个说法是当时被一部分人吸收了的,一部分社会主义理论家说,米塞斯你这个想法真是太伟大了,有多伟大呢?如果我们建成了社会主义的话,我们一定要有一个中央计划委员会,它的大厦的门口一定要放米塞斯的雕像。但是后来呢,他们认为我们不需要生产资料的私有,也不需要一个自由的消费品市场和资本品市场。我们只需要消费者在这个消费品市场上过家家地决定出一个价格来就好。换句话说,我可以通过民意调查,或者是其他一些方式收集这些消费者对某种东西的估价,然后根据对这个东西估价的那个单位决定出价格,进而为后续的资本生产,后续的资本品定价以及用途的分配做一个指导。

这种想法当然是有问题的,但米塞斯当时的意思也没法被大部分人接受。

哈耶克在四十年代的时候,做了一个相当重要的推进,就是说所谓的计划经济不可行。主要在于计划经济所要求的那种收集信息,利用知识的能力是整个社会所不可能具有的。

什么意思呢?如果你作为一个计划经济的中央,你要决定所有的资本品的分配以及所有的生产计划的话,意味着你要有一种方式能够收集市场上的所有人的需要,并且根据这个需要来确定你的生产。但是重点是什么?重点在于,如果人们的需要一成不变的,就不存在经济问题。经济问题的存在正是在于人的需要是不断变化的。这种不断的变化,构成了我们生产当中需要不断调整生产的一个核心的理由。

但是呢,如果你的计划经济的中央想要完成这件事的话,意味着你要有个手段能够不断的从外面

社会中的不断的吸收信息,来发现大家的需要以及这个需要的变动,然后不断的调整生产。但是这种能力是它不可能具有的。注意, 所有的信息收集的过程都会有时滞,而且这个时滞,越是通过人为收集的过程,越是不可能使得信息得到充分的利用。

当你使用价格机制的话,整个过程是不需要人为收集信息的。比如说人们的供给行为会向价格注入信息,会使得价格下降,而人们的需求上涨的这个信息又会使得价格上升,价格就好像一个指标一样,所有的企业家、消费者,只需要观察价格,就能够决定自己的消费行为和供给行为。

所以说,价格机制构成了一个相当重要,相当有效的机制来协调人们的消费行为和生产行为。但是如果没有这种价格机制的话,就不存在一种机制能够有效利用散在整个社会当中的,不同的大家的消费需求信息以及生产能力的信息,因此他们只能在需求的不断变化和必然存在的决策时滞中做出各种各样的错误投资。作出这种错误投资,意味着资源不可能得到有效利用。

那么,哈耶克对这一点的评述是真实的吗?米塞斯对这一点的评述是真实的么?

完全真实。

他们所提到的种种症结,在后来的计划经济当中得到了完完整整的体现。

举个例子,什么叫投资的错配呢?

比如说大家都知道的苏联对吧,苏联在八十年代的时候,在它解体以前,大家去核算苏联的GDP的时候发现非常高。大家都觉得计划经济有希望,计划经济比资本经济好多了。但是经济学家到了苏联的时候发现苏联根本没有什么东西做的很好。只有宾馆的台灯做的很重,很重是什么意思呢?苏联当时的生产总值的核算,不是根据台灯的数量来算的,而是根据它的重量来算。根据生产铁的重量来算,铁生产那么多有什么好处呢?难道生产铁的那些资源就应该全部拿去生产铁吗?难道不应该把生产铁的资源当中抽出一部分拿去生产其他的当时的苏联人更需要的东西么?比如说粮食。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由于所有的计划都必须经过中央计划委员会的处理,因此就不可避免的会面临时滞问题,面临各种各样的调配的僵化问题,使得整个经济体越来越僵化,乃至于根本没有办法达到那种有效利用资源的状态。

在这里我给大家推荐几本书。如果大家想了解米塞斯的话,这边有一本很好的入门书,就是 《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入门以及米塞斯思想精要》。这本书大家可以当把它当成是对米塞斯思想的一个简要的解读,也是米塞斯思想最重要的一部分。第二本书是米塞斯的 《人的行为》,英文名是《Human Action》,大陆这边会翻译成《人的行动》。我所推荐的版本 ,其实一个原本是在大陆研究经济学,1949年以后到台湾的一个学者,一个知识分子,叫做夏道平。夏道平先生他一开始翻译过哈耶克,然后在去了台湾之后,他也翻译了米塞斯的《人的行为》。这本书的译本非常之好,比大陆的译本好非常多。如果你们想知道米塞斯到底有多强的话,一定要看看《人的行为》,去看他的第一章,你不需要看多少章,你只需要看第一章,就可以看得出来,米塞斯对哲学以及对整个观念史的理解有多么的深入,以及他在安排整个经济学理论架构的时候,不同的理论应该放在整个理论的什么位置,他有一个非常自信,非常磅礴,非常深入的判断,他对不同思想的理解真的是太强了。

接下来两本书,是《通往奴役之路》跟《哈耶克选集》。我先介绍一下《通往奴役之路》,我大概是在 2013 年看的,然后可以这么说,我看了这本书之后就再也没有动摇过我对自由主义的信仰。这本书你看了之后就绝对不会怀疑为什么生产资料私有制(私有产权制度)构成了人类社会当中最重要的一个基础,以及构成了人类文明最重要的基础。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以及试图对它进行大规模干预,这种想法是不可能的,不现实的,并且注定会摧毁另外一些我们极度珍视的价值。

弗里德曼说,《通往奴役之路》是他们那个时代最伟大的一本伦理哲学著作之一。其实我在这里我非常想反对弗里德曼,因为我觉得他这么说是不完整的,因为《通往奴役之路》当中有大量的根据哈耶克自己对社会科学这个研究得出的,对于计划经济之下到底会出现什么情形的推论,这些东西一律都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不属于伦理哲学的范畴。比如说你看第四章的话,你会看出来,为什么计划经济跟民主是不能兼容的。你看第五章的话,他向你论述为什么计划经济跟法治是不能兼容的。法治其实就是我们所谓的限权政府,即是政府的所有的行为都是在一系列明确的、并且大家预先都知晓的框架之下实施的,这个我们称之为法治。正是因为构造计划经济的整个政治体系必然要求专断的权力,不受控制的权力,所以它跟法治是不能兼容的。再然后你们可以看到,比如说第十章解释为什么最坏者当政?为什么计划经济当中,是一些最坏的人,罔顾基本道德观念的人能够当政,这些描述都相当的深入,相当的充分。如果你对计划经济的历史有所了解的话,你会发现他讲的每一个论断,都在后来的计划经济当中得到了验证,都变成了现实。

迄今为止我仍然认为《通往奴役之路》是一本相当值得阅读,而且最能说明哈耶克他是怎样的一个学者,以及他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深入到了怎样的一个程度。

另外一本书是《哈耶克文选》,这是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由冯克利编选的。冯克利也是国内翻译这些自由主义的著作相当著名的一个人。《哈耶克文选》可以当作一个进阶到高阶的一个著作。因为它里面对于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出版之后,就是四十年代以后出版的这些论文都做了非常精妙的编选。

包括《散在社会的知识之利用》以及《作为一个发现过程的竞争》以及他论述民主,论述政治哲学的这些部分,非常好。然后国内的话,大家也可以去看邓正来编写过几本哈耶克的文选,其实也挺好。但是邓正来翻译的时候,喜欢按自己的意思把那些名词翻译成可能只有他自己觉得很有道理的内容。我最推荐大家入门阅读的是《通往奴役之路》,然后是《人的行为》,你看了《人的行为》,会觉得自己整个人都不一样了。

注:《散在社会的知识之利用》没在《哈耶克文选》中,在另一本书《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里

第一部分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686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668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16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736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847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043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129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872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318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45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7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470评论 4 33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126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61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95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589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687评论 2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