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牵挂,这两天的感触颇深。特别的深有感触。
父亲昨天去医院做例行检查,结果半年前做的手术小肠气这次复发,要重新动手术。
由于是例行检查,根本没有想到要手术,所以家里根本没有准备,爸爸也是如此。原本计划下周要挖的成熟土豆,现在却不能如愿啦!从医院出来一念着他田里的土豆。
回家拿必需品去住院,临出门父亲依依不舍念着:“田里的土豆可以收了的,我这一住院动手术,就没法再翻挖了。”我们劝说:“不挖就不挖啊!不要也罢。身体重要啊!”
由于当天空腹到医院做了例行检查,比如抽血,所以第一天办理住院手续后,医院基本没有项目。所以当天晚上就回家吃饭,睡觉。可以第二天早上吃过早饭,再去医院做其他项检查。
第二天早上6点不到,妈就到我房间里来说:“我和你爸去挖土豆了,把土豆收点回来,下周没有时间挖了。你爸说趁现在没有手术,可以干活。”
这么早?去住院了,还想着田里的作物。我第一次感觉到一个人的牵挂,是如此的神奇。他晚上不挖,第二天一早也要插缝的去挖土豆。也许这是一种寄托吧?那是他辛苦劳作后的果实,他不想浪费。他喜欢看着我们小辈吃着他种的土豆,他会觉得特别的幸福。
同一天感受到了另一种牵挂:就是我妈妈。陪着爸爸去办理住院手续后,计划是让母亲留下来陪父亲。她从住院部的缴费处,就念着:“你快回去吧?我回不去了!锅里还有没有烧熟的牛肉,我调料已经放好了!你回去煮煮烂,把水烧干点。”
到住院部相应楼层的护士站,等着护士分配床位的时间,她念着:“锅里的牛肉要烧烧烂,还不够烂。我要回去烧牛肉。”在病房念了好几遍,见她这么不放心,我就说:“不要牵挂了,你放心我回去烧呀。”她见我有回应又嘱咐到:“一定要小火。”
办完入院手续,我回到家给他打电话,打一次电话念一次牛肉。千叮咛万嘱咐:“牛肉要小火,慢慢烧,这样才入味。”
我和弟弟都已经成家立业了,可在父母眼里永远是长不大的娃。母亲的这份牛肉,是她早早的去菜场买的,准备给外孙,晚上加的小菜。没有想到突如其来的手术消息,打乱了原本的计划。所以老人也就格外的牵挂。
两天父母亲,给我的感觉是满身的牵挂,父亲牵挂田里的土豆可以收成了,母亲牵挂锅里的牛肉还没有烧熟,生活琐事,处处有牵挂。
昨天我又踏上返程之路,父亲在病床上却一直牵挂着我。关注我到哪里了,几点到家?有没有人来接?
被人牵挂的感觉真好!暖暖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牵挂。家庭琐事,处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