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周,一直情绪不稳定,很容易生气,爆发。
我猜测了种种理由,是因为没休息好?体力不支?压力大带来的焦虑?
今天复习元认知能力,才找到了原因。
这一切,都是元认知能力弱的表现。
所以,今天我从三个方面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有关元认知力的概念:
一、什么是元认知力。
二、更了解自己思考过程的具体方法。
三、提升元认知力的练习。
一、什么是元认知力?
元认知力就是对自己思考过程的理解和认知。
比如:
哦,我原来(正在)是这么想的……
嗯?我这么想难道是不对的吗?
啊!我应该这么想才对……
上次因为情绪不好拉老公一起散步,试图缓解一点情绪。刚没散几步,老公无意提起一件让我觉得忧心不悦的事情。突然我就爆发了,责怪他,告诉他我什么都不想听,只想清净的散步,并且语气很差。结果,老公生气的独自走回家,我因为心情更糟,也独自往黑暗中走去,巴不得自己被黑暗吞噬。
我在当时只是觉得对方不理解我,而其实是因为我没有在散步前明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也没有把我产生这种心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事后,也没有分析当时是为什么情绪那么激动。
现在利用上面三步骤一想:
1.哦,原来我是这样想的,原来我固执的觉得老公不站在我的角度替我考虑。
2.这样想难道是不对的?当然不对,老公对我那么好,先是等我吃饭等我下班等了半个多小时,帮我点好东西,吃完听我冷又要脱衣服给我穿(脱完就打赤膊了,被我制止),又耐心的陪我散步。
3.我应该这么想才对: 老公无意提起,提起这件事,也是希望我们全家人彼此更幸福。他愿意跟我沟通,并且说了我是个智慧的女人,以后一定知道怎么做。自己先把问题想明白,再去找对方。而不是反之。
二、理解自己思考过程的具体方法: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绪?
这种情绪对我的思考有没有帮助?
如果有,我该如何好好利用?
如果没有,那我应该如何避免?
每次思考的时候,如果遇到不同的情绪来干扰,不妨反复回答上面的几个问题。
上周因为妈妈肾结石痛,跟爸爸请了一辆车去离家20公里外的地方弄土药方。路上却车碰了车,爸爸身体摔伤,妈妈头撞到了玻璃,幸好去医院检查,只是皮外伤。
因为这事,我挂完电话,泪水连同自责一起涌上心头。那几天,晚上做梦,也总是哭醒。
现在同样用上面方法来分析一下,
1.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绪?
压力与自责,还有现状不能马上改变的失落。对于我,年近30,没有生娃,事业也才刚起步,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和时间,让我能说回家就回家,就能马上搭上飞机从海南到湖南看望他们,陪伴他们!爸妈年老,身体不好,我担心他们经不起不确定、长时间的等待。
2.这种情绪对我的思考有没有帮助?
如果有,我该怎样加以利用?
如果没有,那我应该如何避免?
(反复问)
这种想法,也许过于消极了。反过来,如果爸妈身体非常好,很健朗,过个两三年,我就能有娃有房,爸妈就能看到女儿过的美好生活,也能享受到女儿带给他们的美好生活。
我需要做的,就是在照顾好自己身体的前提下,学习更多,把现在做的事情变成一件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为更多人创造真正的价值!一个人的财富创造能力最终也只与元认知能力有关——其他的都是附属因素。
三、提升元认知力的练习。
1.坐享.
今天是坐享的第97天,中间偶尔终端过一两天。
在坐享的这段时间,我的性情变得不再那么急躁自责或责备他人。偶尔晚上睡前或早上醒来,心里觉得焦虑或压力大的时候,坐享就会发生巨大作用,帮我调节身心。
我坐享的方式非常简单,选择一个自己舒服的坐姿,背挺直,放音乐,开始!音乐就是从喜马拉雅电台下载的“瑜伽放松音乐”和“巫娜古琴曲”。
2.兴趣。
真正喜爱的事情,能让自己迅速进入“主动的全神贯注状态”练习的状态,这种过程就是在提升元认知能力。比如,我暑假时候临摹一幅画,午觉都没睡,花了三个小时,完全全神贯注的完成了它。特别有成就感!
3.反思。
反思,不仅是一种元认知能力的刻意训练方式,也是调整情绪的根本。
“认清情绪来源,并找到解决方案的结果”。而
认清情绪的来源,就是在调用元认知能力。
“我很生气”和“我知道我现在很生气”,这两者之间有这巨大的差异。前者只能在接下来的每分每秒更生气,后者是把注意力转到“我为什么很生气”,从而找到很生气的原因,然后再把注意力放在那个引发情绪的问题上去。能解决就去动手解决,不能解决的话,也好想的开:既然解决不了,生气也没有用……
比如,有很多朋友有睡前记录反思日记的习惯,通过记录来了解和认知自己的思考过程。
亲爱的读者,感谢你的阅读。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希望对你有用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