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一天,和某君谈起为什么诗词和成语为什么那么钟爱鸡和狗呢?今天又想起这件事,便把它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鸡和狗在中国语言文化中的确十分常见。陶渊明写《归园田居》时为了描绘那恬然自适的生活,就用到了鸡和狗,"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个非常常见的乡村生活场景,但是对于厌倦了官场的陶渊明来说,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桃花源记》中桃花园一样的生活大概也是如此吧。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皆如外人,有良田,有美竹,有佳邻,有鸡犬,也不知时代风云变幻,夫复何求?难怪后来一群人相继去寻找了。
《项脊轩志》中也是如此,不过这篇文章就有一种淡忧伤了。“东犬西吠 ,鸡栖于厅",同是写鸡和狗,但是画风是截然不同了,尤记得小时候,鸡是不允许到厅里去的,它们只能呆在院子里,相比而言,其中的唏嘘便跃然纸上了。
成语当中的鸡和狗就更多了。鸡犬升天,鸡飞狗跳,鸡犬无惊。不过呢,成语中的鸡和狗就看起来贬义偏多了。
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鸡和狗在诗歌与成语中那么常见?我猜大概是因为这两个原因吧,一是鸡是最常见的家禽,狗是很常见的家畜,它们是人类农耕社会的生活剪影,二是鸡和狗不同于猫和狗,它们一个有翅膀,一个是四条腿,一个负责打鸣,一个负责看家,各施其职,语言不通,亦能友好相处。
所以,当要找一些动物来反映生活时,鸡和狗就很自然被人们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