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天,不到一年的三分之一吧,大约三个月的时间。以前在还未加入趁早之前,对时间的感知没有这么的敏感,得过且过,蹉跎过生活。
加入想写S2小组,也是临时起意,没想到自己真的坚持了100天,这是100天任务的第35篇,把它献给我的第一次写作百日大作战吧。
对于写作,自己从小到大一直都不是太头疼,大约是从小到大爱看闲书的原因吧,所以对写字这件事不是太头疼。大学毕业以后,除了例行的公文写作,大约唯一的写字就是QQ空间里的悲春伤秋。
这次的临时起意,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一开始的时候,还想着三天一篇,可是到后来,就彻底耍了赖,偷了懒,进度也跟不太上。
而且写作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立意,你写一个东西出来,是为了要表达什么?我大约最拿手的事情,就是编故事吧,编一个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表达什么的故事,而且往往用一个开放的结尾,这大约就是我懒散的表现。
这一两年,在趁早的带动下,其实也在坚持每天读书,但是似乎并不是你输入了一定会有输出的,以前一直相信量变达到质变。然而经过这100天的写作大作战,自己深深的体会到,如果是漫无目的没有目标的输入,那么输出也不能成体系,也就没有什么有质量的输出。我经常会头疼于今天要写一篇什么,明天又要写一篇什么这样简单的问题上,因为说起来可写的很多,而真正能写出来又能言之有物的东西真的是少之又少。
我自认为这次百日写作大作战,自己给自己设定了一个比较低的起点,就是先完成它,毕竟也是很久没有写东西的当下,完成应该比质量来的重要一些吧,所以我的35篇,写的质量差一些。我记得之前读过的好多书里都提到,完成比追求完美来的重要些。我自己之前有这样的例子,经常因为追求完美,而最后造成了拖延。那我这次不拖延,先完成基础的35篇就好,慢慢的找找写作的感觉。
我的生活真的是乏善可陈,每天固定的时间上班下班,每周固定做一些事情。而这次的写作百日作战,让我在坐公交车的时候,让我在遇到某些觉得有意思的人的时候,会特地多观察一下,或者为这个人展开联想的空间,去构造一个故事出来,觉得这样的写作也是很有趣的。
上次写了一个我读东野圭吾,投稿被毙掉了,在我意料之中,却也点醒了我,如果再有下一轮,就要开始追求一下写作的质量,系统的学习一下写作的相关的理论体系,就如同以前语文老师教我们的议论文要怎样写,抒情文要怎样写,系统的学习一下,然后加以练习实践,继续加强各类书籍知识的输入,为写字打一个好的根基。
人,总要爬爬坡,走一些自己不经常走的路线,才能有所进步。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