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顾明远老师《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其现实意义》这篇序言时,就感受到苏思想中所蕴含的浓浓人文关怀。他关注学生的个体,关注到每位学生,而并非抽象意义的学生,在他的眼中,每个学生都是具有研究意义的独立个体,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有血有肉的自然人,而非社会意义的学生,他关注到每个学生,并且一直抱有热情!此外,印象深刻的还有苏霍姆林斯基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关注学生的内在成长,他的培养目标是人的和谐全面发展,要让学生成为幸福的人,使学生的心灵由于劳动的幸福而充满快乐!
一、学校职责、教育意义
1、教育的理想——使所有的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使他们的心灵由于劳动的幸福而充满快乐!
2、学校的使命——为人而斗争。帮助儿童克服成长过程中的消极影响,使积极的影响发挥作用。联想到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发展的个体是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展。学生的天生禀赋个体存在差异,而后天由于生长环境的不同,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很大影响。在对学优生、学困生分类教育时,应关注学生生长环境,家庭、社会等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做好家校沟通,帮助学生克服消极影响,使积极影响发挥作用。并且这种关注是动态的,是长期的。
3、教师的任务——点燃儿童内在火花!使儿童的一切天赋和才能都最充分的发挥出来!相信儿童是有内在天赋的,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静待花开!只是生根发芽需要时间、耐心。过程中给予不断的教诲,陪伴孩子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试验修正,这中间细碎漫长的每一步都雨露滋润着这粒种子。而教师所给孩子们的正向信念、鼓励、赞赏、激励这些都是这粒种子生根发芽所需要的阳光……教师的职责不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发现儿童!将孩子们作为一个个具体的宝藏,具有而生动的人,发现他的闪光点,积极引导,使孩子们的内在天赋都最能发挥出来!
二、优秀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
1、要相信孩子!相信人!
教师要对孩子们身上良好开端具有无限的信心!与我国孟子所持有的性善论观点相似。对孩子发展向好抱有绝对的信心!信念上的笃定!尤其是针对学困生,由于学生接受、吸收知识的差异不同,学习成果存在差异。比如正在开展的“寒假读好书”活动,识字量大、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同学已经完成了所有闯关活动。但是识字量少,较慢的同学,还在读第一个较长的故事。面对这样的情况,不能一刀切,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完成两本书的阅读。只能针对孩子具体情况,读一个故事,今天读了,明天会再反边回来,再读读昨天读的才能回想起来,保持故事情节的连贯,这样虽然慢,但是适合,所以过程指导,个别定制阅读任务,而不能一刀切。
2、关注学生个体,而非抽象意义的学生!
在读到这个理念的时候,的确心头一震、两眼放光!然后佩服!联想到自己的工作当中真的是把学生当成抽象意义的学生了,虽然是关注到学生的个体!但还不够细致、科学、规范、到位!是关注到了学困生,但是还没有建立一套帮扶体系,从哪几个方面补短板?为什么导致学困?哪方面学困?没有精确。再者在帮扶学困生的同时,忽视了学优生的更进一步!在新的学期,这两方面都要落实,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只关注学困或学优!是面向有血有肉的具体学生,而非整齐划一的抽象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