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蔡襄书法成就为世人熟悉,但蔡襄的《茶录》却能让他在中国茶史上有一席之地。蔡襄的小龙团有哪些逸事呢?一是先有大龙团、后有小龙团;二是小龙团一斤到底是20饼还是28饼?
北宋蔡襄因为他的书法为世人所熟知,中国的书法史上谈到宋代书法,必称“苏、黄、米、蔡”四大书家(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书法传世之作有《万安桥记》、《谢赐御书诗》等。
就如苏轼(苏东坡)的文学作品比起他的书法来说更为人知,往往让人忽略了苏轼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一样,蔡襄在茶叶方面的成就也被他在书法上的成就所掩盖。由于现在茶学刚刚复兴,学茶之人知道茶圣陆羽的多,而知道蔡襄的却少。但是,想了解福建茶以及福建的茶人,应该对蔡襄有更多的了解才是。
从1051年开始一直到1064年,蔡襄用了13年时间写出的《茶录》,是中国茶史上继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之后最有影响力的茶学著作。由于蔡襄的茶学著作《茶录》以及他督造“龙凤团茶”的小龙团,足以让他成功占有中国茶史的一席之地。
在中国茶叶文献中,蔡襄在《茶录》中最早提出“茶色贵白”,但是这里的茶色贵白,不是指白茶的白,而是指团茶在斗茶过程中碾成粉末后所呈现出的色泽最好的是白色。
先有大龙团,后有小龙团
宋朝的“龙凤团茶”有“始于丁谓,成于蔡襄”一说。
丁谓是在公元996年任福建转运使,他在任上通过“赶早、抢快、制新”的创新,使已经入贡近二十年的“龙凤团茶”被当时的皇室推崇而声名大噪。丁谓督造的“龙凤团茶”一斤有8饼,被后人称为大龙团。
一直到50年后,蔡襄在宋仁宗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任福建转运使,负责督造北苑贡茶时,蔡襄才从改造北苑茶的品质花色入手,对北苑贡茶的制作要求更为严格精进,造出了小巧玲珑、纹饰精美、品质卓绝的小龙凤团茶,更受当时朝廷赏识。蔡襄督造的龙凤团茶因为一斤有20饼而被称为小龙团。
蔡襄督造的小龙团深受当时文豪苏东坡的喜爱,甚至因此写出千古名句——“从来佳茗似佳人。”
小龙团一斤是20饼还是28饼?
但是,小龙团一斤是20饼还是28饼现在未经准确考证。
大多数文献都说小龙团一斤20饼。不少宋时文人的著作也提到小龙团是一斤20饼。比如当时的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说:“凡二十饼重一斤,值黄金二两,然金可有而茶不易得也。”这里就是说小龙团是一斤20饼。
但是蔡襄《北苑造茶》自序里却说到:“是年,改而造上品龙茶,二十八片得一斤,无上精妙,已甚合帝意,仍每年奉献焉。”
可见,按蔡襄自己的说法,小龙团应该是一斤28饼,而不是众人所说的一斤20饼才是。
但小龙团无论是20饼还是28饼,都能和丁谓所督造的一斤8饼的大龙团有所区别。